這原本對我來說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話題。就算身邊的人開始一個一個結婚、當了爸媽,就算身邊的人也在猶豫到底要不要生孩子、什麼時候生孩子,對我來說還是遠得跟什麼咧一樣的想像。
我是喜歡小孩的,看我抱小孩跟帶小孩那種一體成形的「兩把刷子」感,就可以知道。但這兩年卻因為單身太久了,加上被「比把皮膚的肉剪開還痛」的恐懼訴求震懾到了,開始覺得我跟生孩子這件事越來越遠。
但很神奇的是,因為工作中要帶人,有時候帶著帶著,難免心裡會有忽然間的捫心自問:「我以後到底要怎麼帶小孩」的錯覺!
有時候唸了一下AE,AE的頂嘴或反駁激發了我鍥而不捨的說教,那瞬間我頓時會覺得:「幹,以後我一定是一個很盧很盧的媽媽,成天在家裡跟小孩子說教,被小孩的叛逆給氣瘋。」
有時感動於AE的好表現和貼心,我又會摔進那很美的夢中:「身為一個母親,最開心的是看見自己的孩子能健康的長大....有好的表現....」然後那一整天臉上都會出現相當祥和的表情。
也許,管理真的就是在生養孩子吧我的天!但因為那種角色的投射,讓我也不禁思考起「孩子」對我的意義。
今天大便的時候,我在看【伊甸園的鸚鵡】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已婚爸爸對於有孩子這件事的感覺,我忽然心有戚戚焉:
「我覺得有小孩...會讓鎖在你內心的某個東西打開,就像那種夢,夢裡你發現家裡有一間你從不知道的秘密房間。當然啦,做父母的並不全是好事,有許多地方真的很辛苦,有一些地方就只是單純的無聊--有誰能告訴我,那些該死的『貝倫斯登熊熊』到底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但是做父母的卻絕對不只是你想的那些。班傑明(兒子)出生後的幾個月,我感覺好像發現了全新的一組色彩,是我以前沒有看過的。」
下面這一段讓我印象更深刻。
「有時候我會聽到有像班傑明大小孩子的父母親說,他們已經在害怕子女青少年期,但是我不這麼想。這些全是整筆交易的一部份,當你有了孩子,你就是簽了約,就是要這全套。你的工作是一路去適應他們,給他們在每個階段需要的東西。
有時候我和班傑明在遊樂場,會看著周圍那些孩子,思索著他們遇到什麼事。我是說,沒錯,其中一個長大會做總統,或是太空人,或是能治好癌症的人,但是他們大多數人會像我們一樣...將會心碎,有時甚至會做著很討厭的工作;他們會有開心的日子,有哀傷的日子,還有什麼事也不會發生的日子。他們會有他們的生活,而我們必須使他們為那些生活準備,並且盡量快樂。」
就爸媽的觀點來看,的確很多病態的爸媽過早擔憂:
我的孩子來到這全球暖化的環境被熱死怎辦?
錢這麼難賺怎麼辦?
這麼全球化的環境他要是英文很爛怎麼辦?
碩士滿街跑怎麼辦?
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長得很醜怎麼辦?
治安這麼差,她以後被搶劫或強暴怎麼辦?
而奇妙的是,這些多半都是高知識份子、或高收入份子的爸媽才會想的事。
幾個現在已經當了爸媽的同學或朋友,夫妻兩人的收入加起來不到我的一半、沒上過大學,但有了孩子令他們的生活改變--他們從不覺得那是種「負擔」,他們只是想盡辦法去解決那樣的負擔,給孩子更好的環境。
怎麼生孩子才不會痛?沒看過恐懼生育過程錄影帶的他們沒想這麼多,就是撲嚕一聲,痛個幾下孩子就出來了。
反倒是資源豐富的我們,想得多了。先是擔心沒辦法克服教育、經濟的問題,再來是擔心那要怎麼生才不會痛,或才不會有後遺症。
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焦慮落差阿?
以前阿姨打電話跟我討論婉婷到底要選什麼學程、要上什麼高中的時候,基本上我都是持著「她選了什麼就會往什麼路去,基本上每條入口都有路,就看她怎麼走了。」的態度,不想幫小孩擔心太多,因為我覺得人生應該是要自己去體驗一些「意外」的東西。
可是,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呢?
不曉得我的態度會不會變化,但就我現在帶AE的狀況,我的態度開始從「沒關係,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不同,慢慢來,能走到終點就好。」慢慢變成:「為什麼還是沒辦法?!是不是我的方式錯了?還是你根本就不想當我的孩子!~~~~~」然後就很容易在心裡上演家庭倫理大悲劇。
看來,當父母的要快樂,看來要學習適度的放手和觀望。當主管的要開心,看來倒是要懂得怎麼改變應對與管教的方式,而不是一直的演內心戲!
但相同的是,一旦我們catch了這樣的一個新角色--無論他是我們的孩子或部屬--並在其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都得坦然的面對並接受:
「這些全是整筆交易的一部份...簽了約,就是要這全套。你的工作是一路去適應他們,給他們在每個階段需要的東西。」
(本篇網誌使用天空網誌匯出程式)
回覆刪除我記得曾在你們Ceo的blog看到:
『已婚的女人不要輕言放棄工作,未婚的女人要勇敢結婚生小孩 』
看過她聊到已婚且生育職業婦女的心得。
看了之後,我心裡油然而生的認同感更加重。
我想妳應該已經拜讀過了,
不過還是要再次鼓勵妳不要怕結婚,也不要怕生小孩。
有時候害怕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和生活方式,
如果藉此找尋到改善的方法,
那其實是件很棒的事情喔!
(喜歡當路人...)
@S.ee:
回覆刪除你說的對
大推「害怕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和生活方式」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