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早上在喝牛奶,自己倒了一碗牛奶,在碗裡用湯匙玩。
我問她:「想玩水嗎?要不要去廁所玩?」她說:「不要,我要玩牛奶。」
我說:「妞妞,你還想跟阿嬤說嗎?」
她說:「阿嬤⋯⋯你生氣⋯我有點嚇到。」
還沒講完,婆婆就解釋說:「我不是生氣啦!阿嬤好愛你啊!只是我也怕牛奶打翻捏!」然後把妞妞抱過去。
妞妞全身僵硬,有些不好意思,直到阿嬤解釋後,她的身體在阿嬤的懷裡才慢慢軟化,抱著阿嬤笑了。 後來索性留在阿嬤那裡玩,不回來了!屋子裡又充滿笑聲。
-
我問她:「想玩水嗎?要不要去廁所玩?」她說:「不要,我要玩牛奶。」
我想了想這件事的最嚴重程度,做了心理準備,心想反正倒了再擦就好,我就去洗碗了。
過了一會,婆婆經過看到,很緊張地告訴她:「妳這樣會掐倒啦!不可以玩牛奶!」試著阻止她。
妞妞不聽,手部繼續動作攪動湯匙,甚至不讓阿嬤拿走湯匙。
婆婆急了,「後,跟妳講妳都不聽!我不說了!」於是轉身離開。
過了一會,婆婆經過看到,很緊張地告訴她:「妳這樣會掐倒啦!不可以玩牛奶!」試著阻止她。
妞妞不聽,手部繼續動作攪動湯匙,甚至不讓阿嬤拿走湯匙。
婆婆急了,「後,跟妳講妳都不聽!我不說了!」於是轉身離開。
然後接著說:「弟弟我們走,去阿嬤那邊玩。」
她抱著弟弟離開。
也許是後面這動作接得太緊、太順了,可能讓妞妞覺得被冷落。婆婆離開後,我看妞妞沒有表情,低著頭,繼續攪拌。
我問她:「妳心情不好嗎?」
也許是後面這動作接得太緊、太順了,可能讓妞妞覺得被冷落。婆婆離開後,我看妞妞沒有表情,低著頭,繼續攪拌。
我問她:「妳心情不好嗎?」
她放下湯匙。說要給我抱抱。我抱著她。
我再問她:「妳心情不好嗎?」
她說:「嗯。」
我再猜:「你剛剛都不動,是因為不想聽嗎?」
她說:「不是。」
我說:「那,是因為阿嬤的反應,你有點嚇到嗎?」
她說:「對⋯」
我說:「你覺得阿嬤是在生氣嗎?」
她說:「對。」
我說:「你想去問阿嬤嗎?也確認你的感覺?」
她說:「好。」
我就帶著她去找婆婆。
婆婆看到妞妞來了,對她笑。
我再問她:「妳心情不好嗎?」
她說:「嗯。」
我再猜:「你剛剛都不動,是因為不想聽嗎?」
她說:「不是。」
我說:「那,是因為阿嬤的反應,你有點嚇到嗎?」
她說:「對⋯」
我說:「你覺得阿嬤是在生氣嗎?」
她說:「對。」
我說:「你想去問阿嬤嗎?也確認你的感覺?」
她說:「好。」
我就帶著她去找婆婆。
婆婆看到妞妞來了,對她笑。
我說:「妞妞,你還想跟阿嬤說嗎?」
她說:「阿嬤⋯⋯你生氣⋯我有點嚇到。」
還沒講完,婆婆就解釋說:「我不是生氣啦!阿嬤好愛你啊!只是我也怕牛奶打翻捏!」然後把妞妞抱過去。
妞妞全身僵硬,有些不好意思,直到阿嬤解釋後,她的身體在阿嬤的懷裡才慢慢軟化,抱著阿嬤笑了。 後來索性留在阿嬤那裡玩,不回來了!屋子裡又充滿笑聲。
-
我從未好好思考過的妞妞
從妞妞聽到大人激動的語氣便全身僵硬、面對大人給她的愛也全身僵硬,我似乎在這些蛛絲馬跡裡看到一個我從未好好思考過的「她」---
已經心裡難過受傷,外在卻完全呈現冷靜、依然故我;當感受到愛或較有情感張力的時刻,她常不敢快速的放開自己去接受,她總是需要一段時間來習慣「愛」----我可以看見她壓抑的、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的那一面。
回想過去,會不會有哪些時刻是我們曾經誤會了她的真實情緒而做了錯誤的判斷呢?
例如:充耳不聞,其實是她害怕大人即將暴怒而將身體先暫停;面無表情,其實是因為她對陌生人還沒有打開心防。
奇妙的是,在我面前,這些狀況是比較少的。在我面前的時候,她經常可以快速收放情緒,破涕為笑。甚至有時候她會直接跟我說:「媽咪你生氣好恐怖~~」(所以有時候我甚至會覺得她是來欺負我的嗎?XD)
「信任感」會不會是讓她敢於展現接近真實情緒的關鍵呢?
如何讓她「經常感受到」自己被信任、被愛呢?
抑或,如何讓她進而也開始「信任自己」是被愛著的呢?
-
幼兒情緒使用說明書:好奇心
關於我的妞妞,探究她的完整面目可能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XD。呵,媽媽這工作,真的好像學者結合偵探結合考古學家之類的。
不過,這引發了我的好奇心:
「幼兒的真實情緒,應該如何更有效率地去理解,以避免更多教養上無法溝通的對話呢?」
仔細回想每一個願意探究的過程,之所以沒有在暴怒或衝突之中結束,原因是因為:
好奇心。
當我有好奇心了解眼前這個還無法相容於這個世界的小生物,我願意多給他一點時間、多給他一點犯錯耍笨的空間。
就像電影裡面演的那樣,面對ET,你總是無法大罵他「你為什麼聽不懂!!」因為他真的聽不懂啊。科學家會找更多科學家來研究他,會試著翻譯他的語言。
當我有好奇心想了解與她利益衝突的事物,好在我對她的研究紀錄中寫上一筆,為人類的後續發展做出一點點微薄的貢獻時---我願意再多跟她進行幾次焦點訪談,甚至陪她體驗她的生活。
只是很糟糕的是,我經常對孩子失去好奇心,期待她們立刻成為跟我們一樣的「人類」。
多無趣的人類。每天因為要打報告或看手機,而覺得孩子打擾了自己的人類。
-
跟阿公阿嬤一個屋簷下
我很喜歡跟公婆/阿公阿嬤住在一起。
我小時候就是跟阿嬤一起長大的,小孩在阿嬤那裡,我覺得可以學到不同的關係經營方式。爸媽的生活教育的規律感,有時候在阿公阿嬤那裡可以偶爾耍賴被寵愛,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短暫的放假。
我的婆婆是一個非常明理的人,她很願意聽孩子說話。因此,在教養方面,除了不確定爸媽對我的教養有沒有問題以外,我也很喜歡婆婆的好脾氣、以及對孩子的需求經常友善的提供回應。
因此,其實我還蠻放心讓孩子跟著阿公阿嬤玩的。
也因為這樣,我很難得才可以聽見她「比較激動」的對孩子說話。畢竟,妞妞兩歲之後玩性大發,偶爾也真的會讓人起毛壞。因此,可以理解阿嬤的心情。
而我只是因為這段時間以來,孩子早上經常性的因為在「做實驗」、「烹煮一鍋神奇湯」而打翻東西,因此已經有點淡泊了(不禁要喝口茶)。後來,我都直接請孩子脫掉衣服再玩,或是讓她自己去廁所玩水。
但我很開心最後這個事件有個彼此溝通的機會:
阿嬤的真情告白,我真心佩服婆婆啊!她明白孩子嚇到了,她重視孩子的驚嚇!而且她願意表達真正的善意,解釋自己的焦慮。
帶著孩子去與阿嬤確認,也是希望孩子能把自己內心的感覺表達出來,而不要悶著。親耳聽到阿嬤解釋,也讓孩子自己釋懷了。
這比起與爸媽溝通,感覺又更加不同,無論家裡的阿公阿嬤是威權體制還是懷柔政策,這些溝通也是需要練習的。
-
好奇心,用在溝通上似乎真的頗有助力。
也許我也該對周遭的人有更多的好奇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