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車回家路上,經過我們家的巷子口的某一塊田。
-
住在鄉下,到處都是田,人們就在田中間穿來穿去。
初來乍到,偶爾迷路,但只要記得產業道路的方向,就至少不會失去方向感。這是我的撇步。雖然有時,田深遠到,連產業道路都看不太出來。
不過,這也是搬來這裡將近半年後才理解的事。
記得剛與老王交往的時候,老王載我回台東家,從產業道路進入某巷子後,開始進入無限迴圈左轉右轉的小路,周圍只有圍得高高的網子、田地、三合院,分不清東南西北。我心裡開始七上八下:「要是萬一晚上吵架或是他決定要跟我分手,我一個人應該是走不出來的啊!」
不過搬來這裡五個月後,每天開車在這些巷子裡轉,已經轉出慣性了。回頭看那時候的擔心,覺得好好玩。
-
巷子口那塊田,就是我們家附近常經過的一塊。
之所以對他印象深刻,是因為尼伯特颱風過後,他們的田也都倒了,網架的柱子倒在田中,最外面的那一排倒出來躺在小路上。
嚴重的風災,東倒西歪的景象,在那段時間是很平常的,而且也因為大家排不到挖土機或吊車的班,因此,東倒西歪的田躺在那裡三個月也是可以理解。
每次我開車經過那,都得非常小心翼翼不要刮到那排柱子,因此我對它們特別印象深刻。
大概上個月,柱子不見了。
今天我再看,發現已經有了新的作物。而且跟原來的不同。
雖然不是同一家人,卻也偷偷地為他們開心。想著他們可能開始新生活了。
-
尼伯特颱風後,造成荖葉全倒,在政府鼓勵轉作之下,大家必須放棄原本穩定、曾被稱為「綠金傳奇」的荖葉,開始思考要重新種植什麼,思考期拉到三、四個月之久。
十月起,才陸續感覺到一點一點的新生。
今天看著那戶人家原本的荖葉田改成種植其他作物,我忽然意識到:這應該也是這戶人家的「歸零」之路。
如同我們家正在經歷的。
-
歸零,不只是青農返鄉需要歸零,其實連「資深農」也在經歷一場未知的改變。
荖葉的高經濟動能,帶給許多家庭穩定的收入與安全感,是許多人割捨不下的。在這時歸零,轉作不熟悉的作物,就像是在面對一場「未知」的賭注。
選擇新的作物後,連經驗老到的農人,都得重新吸收知識、學習資訊。
我常聽到媽媽興奮地跟老王討論,今天她又買了什麼苗種回來育,樂觀的她總是笑著說:
「不管了,反正就先種種看!」
去後院晒衣服的時候,發現我們的後院地板都是新的苗種。爸爸也請老王上網路書店買一些農作物的書回來參考。
我們很幸運,回來台東耕作後,由於爸媽過去長久投入於務農,受到他們的幫助與經驗的傳承太多了,雖然我們轉作有機農法,與他們過去的慣行農法並不相同,但經驗仍然是最好的老師。
但另一方面,我也看到積極學習新事物的他們,不停地與我們交換意見,並且學習有機作法。
記得有次老王提起他們的對話:
媽媽:「不用農藥的話....那要不要我明天還是直接去買些雞屎來施肥?」
老王:「為什麼要買雞屎?這樣可能會吸引線蟲,而且田地容易臭。」
媽媽:「這樣長得比較快啊!」
老王:「快幾天?」
媽媽:「兩三天吧?」
老王:「我們有需要快這兩三天嗎?」
後來媽媽真的就不買了。
雖然她也一路一直擔憂著,我們年紀輕輕的做了有機農業,究竟能不能養活我們全家人呢?畢竟過去上一代,也是摸索了好一陣的路,才這麼把這個家撐起來,非常辛苦。走過的路,怎麼捨得下一代繼續?
他們大可繼續做他們最熟悉的,但她們終究沒有這麼選擇。
她的擔憂,她也從來沒有真正說出口,行動上,她選擇跟著我們一起投入、一起歸零,並給予我們全部的支持。直到現在,她沒有說過一句「不可以」。
說到底,這歸零之路,我們這些青農都還太嫩,
資深農才真的是椅子坐得夠穩的。
-
「
務農,那以後不就要看天吃飯了嗎?」
一直都有朋友這麼問我。
就如同一個颱風,全家的作物必須轉向;一個颱風就帶來好幾百萬的損失,這一點都快樂不起來。
是,我們接下來必須看天吃飯。
但,看天吃飯,究竟哪裡違反常理呢?
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說:「在排灣族古老傳說中,颱風豪雨就像大地媽媽在洗澡。(全文請見
此文)」
大自然一年四季,加上24個節氣,巧妙地建立起它自身的循環。在這個循環裡,我們試著
謙卑去理解、謙卑的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共存。
人定可以勝天,但在有些地方,不勝----
我們嘆息著,然後學習。
這是,我這個過度樂觀的小農,
在氣定神閒又積極進取的資深農身上,學習到的。
但,人為的破壞環境,造成的氣候變遷,就不是我們學習的來的了。
加油,無論你在鄉村或是城市,為土地祈禱、然後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