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路標旅行的旅行

我們循線一直在找「夫妻樹」,找很久找不到,有時看到路邊一棵交疊在一起的樹,或兩棵聳立一高一矮的樹,我們「深怕」他們就是(有點不稱頭阿),所以還特別想給他一些意義:比方說,摸一下就會嫁到好老公之類的。
不過還好,憑著意志力,也憑著Kiwi一直反駁我「那些普通的樹應該都還不是!」,因此,我們騎個約莫半小時,到了深山內,才真的看到夫妻樹。
其實,我最喜歡這樣的旅行。不是跟著大家的步伐、不是一定要到「有名」的景點,有時候只要跟著路標,用好奇心旅行,雖然只有兩個人,一切都很有趣。興奮。
接著,也靠著毅力和好奇心,繼續往很多地點探索前進。其中有一處出乎意料的有意思,就是「紅葉國小及紅葉少棒隊博物館」。
拿石頭砸我吧!我現在的痛算啥!

據花東一帶當地人說,平常他們過年會去那走走、泡溫泉,但因為山路繞來繞去的,所以還會暈車呢。大概是我跟張奇威一路上一直在找路標,所以也忘記了山路其實還頗長的...
總之後來我們到了。真的好深好深的山上阿!原本走了一圈打算拍張照就要走了,但沒想到因為剛好有一位在地的導遊帶著其他的遊客進館,並開始講解紅葉的故事,我們就開始插花聽講。這一聽,卻聽到了很多檯面下的故事。
紅葉少棒隊成立的原因,其實只是因為當時布農族的孩子都很調皮,整天沒事做到處玩,於是校長決定成立一隻棒球隊,讓孩子有興趣也有事情做。但沒想到就因為這樣的訓練,開始了他們的棒球生涯。
但因為當時並沒有足夠的經費,所以他們都是用石頭當球、用竹竿當球棒。
講到這,也許大家都聽過了,打柳丁啦、打石頭啦…的故事,大概就跟蔣公看到魚往上游的故事熟悉度一樣高吧。但是下面這張照片讓我跟張奇威事後念念不忘。

快看他們的額頭都是怎麼回事!!!這麼帶腫!!
因為,他們當時都用石頭練習,有時候要是沒有打到球,石頭就會以飛快的速度打在打者的臉上。也因此,他們的頭上總是有很明顯的包包,因為一直被石頭k。(呂厭朋你的頭是不是也是這樣來的阿!政大新聞系棒球隊也是這樣操練你的嗎?!)
我的天啊,我想好球技是這樣被練出來的吧,因為怕被球打到阿,一定要好好挑球。要是我,搞不好會想退隊吧!但他們這麼有毅力!
「那我現在的苦又算得了啥瞇勒~~」出來館外我對著張奇威大喊!這真的是很勵志阿。
不過,導遊說,其實目前大多數隊友都往生了,還活著的球員,多半也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打球,所以反而後代幾乎都從事其他的行業,沒有再往體育界發展。
不知道這是運動員的天命,還是這是國家政策的問題,運動員的壽命或福利往往很短暫,當「殞落」後,留下的幾乎只剩感嘆。我想在理想與現實生活之間,在繼續打球或要不要開便當店之間,他們應該也有屬於他們的掙扎。
聽導遊說,紅葉國小其實人很少,近年來還常常招不到學生,所以校長都必須自己出去招生。其實,看著學校牆上那些孩子很棒的畫、雕刻(原住民真的是相當有 藝術天分的族群阿),我們都覺得,也許紅葉不該再沈浸在過去的光榮歷史了,也不適合再以體育、棒球作為他們學校的定位,因為真的沒有太多家長會認為讓孩子去當運動員是個好出路。
也許孩子的藝術天分,是他們可以重新思考的定位或包裝的素材吧…
校長,你們需要一個好的公關公司!
阿妹有吃過這個包子嗎?

這一趟我們經過卑南時,都覺得一定會遇到阿妹,經過卑南國小也覺得那一定是阿妹念過的國小、經過卑南國中也覺得那就是阿妹的國中,還停下來拍照。反正就是,有巨星就更不一樣啦!
晚上,我們就到了花蓮富里,借宿在奇威朋友瑞瑩家。
有更多好玩的事,請待第三集!
(本篇網誌使用天空網誌匯出程式)
前不久,我們也很巧的沿著菲比的路線「機車」了一下
回覆刪除尤其是夫妻樹,實在是數度令人想放棄的點
明明樹就在眼前,還硬是選錯條騎進民宅
被守門的狗狗追著落荒而逃、
想拍照還硬是遇上一場大雷雨,完全是很帶賽的一家啊!
(從回憶中醒來)嘿~繼續期待菲比的續集
又,花「咚」行,是有埋什麼伏筆嗎?(露出一臉八卦樣)
(該不是單純打錯字吧?^^")
@butsubutsu:
回覆刪除就是單純打錯字 哈哈
但想說我們咚咚咚的跑了一些景點,所以就也沒改啦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