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MOVI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MOVI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3月16日

電影《最後一堂課》:從死亡的方式看人如何活著

《最後一堂課》

從頭到尾,我都必須很認真設身處地,才能試著做到一絲絲的理解:在這位92歲高齡的長者身上,究竟是「不想活了」、還是「怕老到想死」、還是「想要有尊嚴地死」。

坦白說,這三者,我覺得很難分辨。

她的女兒一開始認為她是「不想活了,想離開他們了」;她的兒子認為她「怕老到想死」,但其實這段生死關係也反映著他與媽媽從小到大的母子關係,與他對媽媽的需求;

只有瑪德琳自己清楚,她想要的「有尊嚴地死」是什麼。

身體是她的。她能清楚的感受到,自己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但她並非帶著恐懼接受這樣的狀態,她很平靜地接受了自己。

其實很難在我現在這個年歲,完全理解這樣的矛盾心態,可是隱約感覺得到,一個成年人開始要回去一個「被照顧的嬰兒階段」時,是得放下許多羞恥心與尊嚴的,可能還得容忍照顧者的情緒與眼光,這是個很巨大的改變。

仍然健壯的我們,如何細膩理解?

若是一個一生都習慣「自主」的人,在面對這麼一個「不自由的肉體」,心理衝突想必排山倒海。這些都不是是否有人照顧可以取代。

她甚至,連快結束生命前,仍堅持要獨處。

最難過的兩段,一段是主角瑪德琳阿嬤與她的初戀情人的會面。

有一個人這麼愛你,但還是沒有改變她的信念。她說「太晚了。」無法自主的身體,即使是愛情都無法改變。

另一段莫過於沒有跟媽媽解開心結的兒子。

媽媽的智慧,即使兒子這麼粗暴的阻止她,她卻還是這麼溫柔的,傾聽兒子從小到大的感受,並且用愛回饋他:「我不是你期待中的媽媽。」但她仍然沒有因此而選擇不走,或是抱著內疚離開。

「內疚」是許多電影裡、甚至生活裡,母親經常有的情緒。

我覺得,得把人我分際分得很清晰,才可以在面對下一代的怨懟時,做到「不對孩子帶著內疚」,理解「我們是母子,但我是我、你是你,我們終究是不同的兩個人」。這件事背後,並不是理性就可以做到。

習慣以權威管理親子關係的父母,對孩子的認定有著強烈的「歸屬、依附」感,那麼在無法清楚切割你我的情況下,子女的成就、情緒,是否也就更容易成為上一代內心的包袱?

許多親密關係、家族關係,我想也是如此的。

另一個有趣的聯想是:基督教的教義其實是反對安樂死的。站在神的觀點來看,這是試圖扭轉神的安排,終結自己的生命並非神所樂見。從永恆的視角來看,生命的長度、如何終了,本身就帶有意義。

不過,不知道神對「終結生命」這件事的想像是什麼?是一蹶不振、完全放棄生命的價值?還是明白自己的老並痛快的活過一回,並想在意識清楚的時候,一一與親友道別?兩種終結,態度不同,帶來的意義似乎也不同。

長照長照,真的需要關照的,是內在。
子女子女,我們真的理解爸媽的想法嗎?

看完這部電影,發現自己很久沒有跟阿嬤聊天了。

 

2012年11月25日

<阿卡出國去>觀後感:我們會派什麼樣的人接見外賓?


<阿卡出國去(An idiot abroad)> 是TLC旅遊生活頻道的節目,主持人是卡爾派金頓,人稱「老頑固旅行家」。怎麼說呢?來看一段網路上大概的介紹:

「當一位保守又頑固,只認同本國文化,對外面世界絲毫沒有興趣的人,如果有機會到國外遊歷,會產生什麼樣的衝擊?又會發生何種笑料百出的蠢事呢?TLC旅遊生活頻道將推出“笑”果十足的新型態實境旅遊節目《阿卡出國去》,由《博物館驚魂夜》裡飾演惹人厭館長角色的鬼才瑞奇傑維斯,及風靡全球、獲獎無數的喜劇影集「辦公室風雲」(The Office)幕後編劇團隊,將一位頑固古板的英國廣播名人卡爾皮爾金頓(簡稱阿卡),送往中國萬里長城、印度泰姬瑪哈陵、約旦佩特拉古城、祕魯印加文化遺址與埃及金字塔等世界名勝,展開電視史上最爆笑的旅程。 
當這位固執又保守的英國佬,以百般不願的心情被迫踏上環遊世界之旅,體驗各地風土民情與文化奇景,一向秉持辛辣言論與直率作風的他,會發生什麼有趣的新鮮事?又會碰撞出何種文化衝擊?
引述自:TLC旅遊生活頻道《阿卡出國去》 實境搞笑與文化衝擊新型態旅遊節目 - Orzmovies.com彌勒熊電影UDN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dodobear/5550291#ixzz2DFAqd2QV



這個節目真的有趣到我訂了他的時間表,固定按時收看。

大概是因為,旅遊節目通常都非常陽光,主持人(即便是我最愛的食尚玩家)他們到每個地方,總是睜大眼睛,對各種文化彷彿充滿十足好奇心,但他剛好相反。他們找了一個憤世嫉俗、封閉、有點種族歧視、愛抱怨、不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的人來體驗。

節目開頭總是兩位名製作人給阿卡題目,他們收集世界上所有人100件死前想去的地方,然後「連哄帶騙」及「反諷」的告訴阿卡:他該去。

即便阿卡根本不想。整個節目就是他自己的喃喃自語和喋喋不休!

阿卡:『(上了西伯利亞特快車)為什麼我被安排到三等車廂?』 
製作人:「因為我們覺得如果你都去了西伯利亞卻只是做頭等艙太可惜了,你應該去體驗一下當地人的生活,認識一下當地人。三等艙感覺如何?」 
阿卡:『三等艙還能感覺如何?我就不會用三等(third-class)的方式寄信阿!!」 
製作人:「請問三等的寄信方式是什麼?」 
阿卡:『那不是重點阿!!』


他打破所有過去的旅遊節目型態,但並不讓人覺得沈淪,而是在大笑之餘,不停的思考:「我是不是也像阿卡這樣,只認同自己認同的文化,而不嘗試任何可能性?」


今天阿卡在電話中跟製作人抱怨不想被俄羅斯的民俗療法(活埋在土裡)治療,製作人終於在電話中大罵:

「我會送你去那裡,就是因為你討厭那裡!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明白,這不是在度假!

Go and Explore it!!!!!!!

是阿,去探索吧!

越討厭,越要去!


最後順帶一提我最感動的部份:

有一集他去探望一個土著村落,來接他的是兩個光溜溜的土著。一個會講英文,另一個一直在笑。他問那個會講英文的:「你們是來接我的嗎?那這位是?」

那位英文土著介紹他身邊的土著給阿卡:「他是我們全村落最快樂的人。」然後鏡頭轉向他,他笑得牙齒整排的咧開了。

那集我很感動。不同的價值觀阿,我們國家會派最快樂的人去接見外賓嗎?




2011年4月18日

相信,少許

週日的安息日聚會,是一部小電影的頭兒。


01.

今天張爸教我煮豆漿的秘技。

他說,豆漿一定都是從無糖開始煮,到要喝了才加糖。而且邊煮一定要邊喇,開始放糖後,更要喇到關火。因為如果放著不管,糖會被煮焦ㄉ一ㄠˊ在鍋底,然後就會有焦味,會浮出一塊一塊黑黑的---變成「焦糖豆漿」。

他會有這一番教學,是因為我今天喇到一半就去幫忙洗草莓,所以今天的豆漿焦掉了。

我問張爸:「如果我今天是賣豆漿的,是不是這鍋都報銷了....欸,那為什麼內湖來來豆漿喝起來都有焦味?他們也沒煮好嗎?可是很好喝ㄟ。」

豪邁的張爸大概的說了類似以下的話:

「煮東西就是這樣,沒有標準的啦,就看你想煮出什麼來。就像胡椒餅,也是表面有些焦焦的才好吃嘛。所以妳想煮焦一點、覺得這樣好喝,那就設個時間,讓它焦焦的也可以阿,有焦塊再濾掉就可以啦~」

張爸說得隨性。

我想起阿嬤每次煮菜,也是像張爸的隨性那般,自在的用手抓起鹽巴,就往鍋子裡灑。問她要加多少?因為我要做筆記,阿嬤笑笑的說:「忘了ㄟ,大概就這樣幾圈吧^^」(阿嬤也是正妹,要用「^^」作結)

因為是handmade,世界上也許不會有兩鍋豆漿品質是一模一樣的。因為不會有所謂標準作法,自己想煮出什麼樣的味道,很重要。

我想煮出什麼樣的味道?還是我只是follow筆記本就好了呢?



02.

今天,傷心,少許。

無意間哼著《家庭能永遠在一起》,得到了一些安慰。

我有一個世上家庭,多麼美滿溫馨,我希望永遠與他們分享我的生命。
藉著天父永恆救恩計畫,家庭能在一起。
我希望與家人永遠相聚,那條道路主已經說明,那道路主已經說明。
 
趁我還年輕的時候,我應謹慎準備,以便能在神的聖殿內結永恆婚姻。
藉著天父永恆救恩計畫,家庭能在一起。
我希望與家人永遠相聚,那條道路主已經說明,那道路主已經說明。



教會常常唱詩歌,這幾乎是我最喜歡的一首,特別是曲子。

不是基督徒的人,也許很難感受從詩歌而來的感動。我過去也曾這麼想的。但當我第一次聽到它的時候,我就開始相信:無論音樂或宗教的界線為何,有些歌一聽妳就知道------

It's born to be my song!One of my songs!!

還未哼唱一百遍,已經找到了復原的力量,少許。




03.

今天窩在家看了一部04年的電影《Little Black Book (劈腿排行榜)》,我猜當時應該剛在流行Palm,所以是以黑莓機的Palm為主題的情節。女主角為了了解男友過去的戀情,翻出了他的Palm,找到前女友們,然後一一調查訪談。

裡面有個前女友的角色,Joyce,滿臉雀斑卻極度可愛。她的自在輕鬆卻不失分寸、率性坦白卻體貼依然,讓妳馬上可以懂女主角的掙扎,因為她是連女生都會喜歡跟她相處的那種。

這樣的自在像個鄰家女孩,卻閃爍著亮眼的光芒。


總之,妳可以想像為什麼以前會有人說「她像是春天一樣」,因為她真的是。


而冬天女孩卻總是羨慕春天女孩臉上那不用刻意就如沐春風的笑,忘記自己也可以帶給人在冷冷的冬夜喝一碗熱豆漿的美好感覺。


應該有吧。



Move on ~~~~~~~


--

2011年2月4日

那個總是無罪的年紀

看了電影「告白」,想起那段青澀的歲月,原來在傻笑和發白日夢之餘,還帶著點邪惡。不,是很多邪惡才對,連著看了北野武的「大逃殺」和「告白」之後,當晚就做了被追殺的噩夢,我不能笑笑說這只是一點點而已呀。

是,別說日本了,我們都曾這麼邪惡。十年前的「暴龍腳踏車失竊記」雖然根本就是小case,但已經有校園霸凌的影子在欸!那個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青澀」兩字帶過的歲月,我們到底幹過多少壞事呀?有多少個現在午夜夢回還蠻想上「超級任務」找人回來說聲對不起的朋友?

今天傍晚,從前鎮高中站走回家的路上,經過我的國中母校,想起許多過去在這個校園裡發生過的點點滴滴。也許跟校門口的警衛一句話都沒對談過,卻可以因為同學的幾個精彩萬分的故事,下次經過時多看警衛幾眼、甚至丟幾顆石頭,在他出來吹逼逼的時候在旁邊哄堂大笑;部份男孩們也曾因為別人的流行而彈拉過女生的肩帶、潑濕女生的衣服;曾笑過表現較低調或特殊的同學,或是,我們也親眼目睹別人嘲笑過…

青春期真是個容易被煽動的時期,這樣很壞嗎?倒也還好,只是我們都曾經可能讓幾位同學討厭來上課,讓幾位同學就像直樹的耳邊不停說著「失敗者~~~」,或是不知道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能否平安到家,而回到家是否平安,也不知道。

ㄜ,如果這個時代小孩會變得這麼可憐、或是這麼壞…我們還要不要生孩子?

如果我們,從現在就相信教育是每個世代、每個人、每個階段都有的「課題」,而非哪一方的責任、或有孩子的人才要思考的問題,也許這件事不會這麼沉重,我想。




_

2010年11月28日

城市不設限

每次看完旅遊生活頻道《波登不設限》,除了那些亂好吃的想像會留在舌頭味蕾上,更多的是---波登那些耐人尋味的點評---當然啦,最爽的是偶爾參雜著他一些憤世嫉俗或大膽狂放的「生活哲學」。

圖片來源:shirlschong.com


昨天看了一集,主題是「曼哈頓美食」。雖然對曼哈頓不熟悉,但一樣餘波盪漾。


節目中將曼哈頓分成四區,每一區都有一個美食評論家、或廚師、或計程車司機,帶著波登一起去找當地「真的」好吃的。

嗯,大概的說,「真的」的相對是:普遍觀光客心目中認為「有名」的。因為他們介紹的這些店通常會藏身街尾巷弄裡,沒當地人帶路似乎是看不大到。


看這樣的東西本來就珍貴了呀,但!更珍貴的是,可以邊看邊聽波登大放厥詞。


例如:

「天啊~這才是真正的墨西哥美食阿~有這種菜到底為什麼我還要去紅辣椒餐廳?!

「那些卡士達....啐....根本就是給不懂墨西哥美食的人吃的墨西哥菜!遜爆了!」

「對....雙層麵皮....這樣才對嘛!還好這裡離我家只有一河之隔,下次要來不用等一個世紀。」

「這裡離洋基球場很近耶....這很奇妙,一般來說球場附近沒有好吃的。但.....這裡竟然...........!唉!我真的很羞愧~我對我的城市了解這麼少!」



對城市了解這麼少,是他整集不停重複的。他說,他越覺得好吃,心情越覺得沈重。




最後節目結束前,他站在大橋上,以一種沉思的語調說著耐我尋味的話(大概是如下的意思):


這裡離我家,只隔了一條河,卻讓我發現:原來過去我對我所居住的城市的了解,這麼表面。我以後還能探尋多少呢...? 
但起碼,這是個開端了,也許我下輩子才能把答案找完吧。


然後他開始在大橋上抽煙。




我記得看到這裡,我正在吃我手中的小七沙拉,我整個停住、腦中完全陷入空白。


是,我們能對我們所居住的城市了解多少呢?好像假日都快沒地方去了,但真有人問起台北推薦哪裡、或是台北最引以為傲的「故事」...咿....我還真是說不出來一個讓我自己拍胸部的答案阿。

好吧,追不完的,我知道,時代在改變,故事、景點也會不停的被創造出來,我也知道。但我終於是真正明瞭這件事巨大的可怕。因為,也許我們一輩子都不知道最大化的答案,也許過去也壓根沒想過要知道。

也許,若我們願意嘗試謙虛一些些,多抱著一絲絲的好奇,把城市的界線往自己的腳前再移一碼兩碼----

城市不會像我們心裡所認定的那樣理所當然。


像個當地人,也像個觀光客的探索這個城市和人生吧。



謝謝波登。



2010年8月2日

[今日剪貼] 半途而廢宛如一個世紀

我老是一邊嚐鮮,一邊在做一些半途而廢的事。沒有人能說這是好、還是不好。

除了我自己。



今天逃進租片店,原本打算空手走出來,沒想到租片店老闆娘強烈且熱情的建議我把「實習醫生」帶回家。

雖然這週忙爆了,但我還是帶了。

對了,「帶」,就是「買」的意思。例句:「這件很好看,我自己都『帶』兩件喔!」我跟呂羅曾認真的討論過,為什麼路邊攤的妹妹們都要說「帶」這個動詞。超級生動又超道地的。



總之我帶了,誰叫我如此的愛這位老闆娘熱情雞婆的個性,完全就是符合我心中理想的租片店老闆的條件。

看了一集,我腦中忽然叫回了上一次看「Dr. House」的記憶檔。

那是冷冷的冬天。裹在被窩裡,腳上穿著毛襪,全身打著哆嗦,手不時還得抱著熱奶茶。然後,敲打著鍵盤,分心回應著MSN。

一切都好像是上一個世紀的事了,沒想到,也過了(掐指一算).....六個月了。


是一個冬天到夏天的轉換,心上掛念的事卻完全不同了。

沒事,我沒事,只是我又再度的,半途而廢。




.....

2010年3月22日

危機倒數有感:專注 > 怕死

今天去看了「危機倒數」。

真是給怕死的我上了一課,面對問題的一課。

(為了不爆雷,我就只寫心得了.... 其他的,就讓專業的來。)










(但會不會有人看完還是覺得我爆雷?)


(好吧如果你現在也起了疑心...除非你買了爆雷險,不然黃某我建議妳還是先關掉,等你看完我們再來討論...)



開始。

這部電影除了讓我100%變成反戰支持者以外,想到更多的是關於人在面對困境的態度。

(幹,說教菲來了,不想看的快走阿!)



我承認我怕死,想像自己在戰爭中如何死去、也想像自己在馬路上如何死去。

但如果在沙場上,「我真的好~~~怕死阿」的想法大過於解決問題的一切,那做任何事情都無法有正確的判斷,因為任何決策都會被那份「恐懼」牽制住,恐懼就會被無限放大。

大大大大。


而可以屏棄內心的恐懼,專注在問題上的人,反而比較能思考問題解決的方式。

面對挑戰的勇氣和使命感,讓問題超脫了生與死兩種下場「而已」的層次,在這樣的人的生命中,生命反而是無限可能的。

哎呀~~~


先不要說的這麼偉大,畢竟,偉大的意義都是後人加上去的。我想那份使命感,主角自己恐怕當下也沒感覺到。

客觀點說,那已經不是怕不怕死的差別,而是發生問題時,腦中如果只剩生死的人,那大概也很難冷靜解決問題。



於是,當隊員在車上問隊長:「他從來都沒想過後果嗎?!」隊長在車上告訴他的team member說:

「x@@!#%︿&︿#&」(為防爆雷,採取消音措施。)

幹~~~這一段導演處理的很輕描淡寫,但我覺得很有意義阿阿阿阿!!!!!!

(果然又應驗了盧老說的「越熱的地方,越要冷處理」的理論。)





人生阿,如果太在意結果,就會失準,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或是太把自己內心想像過幾百次、但根本還沒發生的恐懼放大,那也一定會失準,甚至還沒做就放棄了。



專注,在要做的事情、要解決的問題上,這也正是我最近要努力的。



-

2010年2月28日

刺蝟的元宵

01. 元宵

老虎屁股還蠻美的


其實我並不熱中元宵節看花燈的活動,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連續看了三年了。

而且,我總是記不太起來每年花燈的主題,今年就把這po上來吧,免得2011年的時候怎麼樣都想不起10年的花燈是長什麼樣子。

呵,老虎背台的樣子,似乎比他的正面性感好看。


記不得燈節的內容,但是我可以記得跟誰一起去。

我記得去年是跟凱莉、凱倫、英豪哥、王丁丁去的,我在路上大發瘋,一直大笑大叫的樣子,好像還要去什麼服務台找人還是打人(?)。

我印象很深刻,沿路上我們一直討論著王丁丁應該買什麼牌子的智慧型手機,但,沒想到一年了他到現在還沒有買!!!!



今年則是跟高中同學,椰子和小白,我們吃完了自家煮的羊肉爐,看了「海防最前線」,椰子一邊猜著劇情、我一邊為了神祕感否定她猜的劇情,就這樣,最後在「不可以放手~~~~~」的哀號中,看完也吃完了第一個Program。

於是踏上了擁擠的街道。



其實很討厭人多車多擁擠的感覺,但今天國父紀念館外熱鬧的程度,就像古時候的人們踩著小碎步,走在張燈結彩的燈會上,一路笑鬧著。大概就只差手上沒有提著燈籠。

以後可不可以規定元宵節上街都要穿古裝呢?


這樣想了一輪,我想,如果「團圓」是元宵的意義,那我似乎每一年都擁有那樣的感覺。

很幸福。



02. 取暖

插播不是今天拍但今天整理的照片。

這是年假最後倒數幾天的咕嚕,燈下取暖中。

那天很冷,我記得。咕嚕終於願意在燈光下取暖。為什麼記得那天很冷?因為心情似乎也很冷


那天很冷,我記得。咕嚕終於願意在燈光下取暖。為什麼記得那天很冷?因為心情似乎也很冷。咕嚕好像懂。



03. 相見恨晚

喔,回頭再說說,今天去與小摳吃飯。

很難相信但也不得不信,我們一見如故、再見如_______(還不知道能填什麼較為精確,原諒吾文學造詣有限)。

聊了很多,就是覺得相見恨晚。因為一切就好像認識了十年般的自在,也因為交換了近況以後發現太多的「驚喜」。

好啦!來為那些---心應該要被掐碎一塊不留的臭男人、婆婆媽媽就算了但自己大腿也不管好的無緣男人、以及!那些還沒出現的好男人們----


乾杯!



04. 刺蝟的優雅

刺蝟的優雅



真是好看。我沒看書,電影的刻劃方式讓我挺喜歡的。

阿,其實我了解荷妮為什麼在房裡大哭的心情。我想我55歲的時候,如果還有男人要追我,我可能也會這麼大哭一場而且發瘋。

小女孩的心願也剛好是我一路看著電影的心中OS:「我以後長大,我要當門房!」嗯嗯,這真是個好工作。

小白這時在旁邊喝沙士。小時候去墾丁海邊玩,曾經拿黑松沙士的寶特瓶切開裝沙、養寄居蟹,然後就這麼帶著寄居蟹開車回高雄。一路上大塞車,天氣又熱,車上就混雜著黑松沙士和寄居蟹的味道。

於是後來我只要聞到黑松沙士的味道,就直覺覺得:有寄居蟹。

岔題了。



每個人都值得好好的看第一眼。用心看。不然就失去了最珍貴的那一交會。




-

2010年1月19日

租片店老闆娘

Dr. House 說:“愛與恨並不是一線之隔,其實是一道城牆,而且每隔20呎就有衛兵阻隔著愛與恨。”

撲,哈哈,這大概是我覺得他講得最沒道理的一句話。



我覺得我似乎是太晚喜歡上這位老頭了。不過一直以來我對於老頭都有著莫名的偏好阿。老頭,老靈魂,老臉,老師,老人,大隻佬....................也是沒有必要為了湊10個硬想啦。

去租「怪醫豪斯」的時候,我們家附近優秀的東X租片店老闆娘看我進來就直接問:「怎麼?最近愛上哪一部阿?」

我說怪醫豪斯。「是朋友推薦的嗎?怎麼都不看我上次推薦給你的另一部阿!」

老闆娘那種熟識感,讓人走進店裡都會忍不住先跟她打招呼,然後聊聊最近的心事,再外加喝一杯咖啡再離開。

我喜歡這種社區型的店!!!!!



整個燃燒起我內心熱情的小宇宙。一種呂驗朋知道了的話會大罵我不切實際的小宇宙---


DVD租片店老闆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喜歡的第二名的職業了。(因為目前已經正在從事第一名了。)

沒錯呀,這個夢想其實偷偷存在很久了,唯一完整說過的大概只有跟香蕉說過,因為他也愛看電影。我這零碎的片段,甚至已經偷偷規劃好了我的官方(社群)網站,和我的社區活動要做什麼了!

不過,似乎是個難以實現的夢,要實現的機會只會有三個:


  • 我發自內心討厭第一名的工作(非常難,是說,這工作雖然不是越來越簡單,但它越來越有趣。如果體會得到的話。)

  • 我繼續從事我第一名的工作,但是我有錢投資(辦不到!因為我不想只出錢,我要自己來)

  • 我繼續從事我第一名的工作,且經營這個店面:要達成這個目標,我可以分成兩種做法來完成他:
  1. 我開發租片店類的客戶,規劃網路行銷活動順便爭取做他的官網,這樣我就有機會付諸實現我社區型租片店社群平台的理想了....
  2. 我可能可以推薦超會辦通路活動或上市活動Bravo PR的幫他們辦一些店頭活動,然後我爭取當他們的99日店長活動的那位99日店長(攝影大哥,這裡這裡,笑),這將可以是一個期滿可以繼續續約的活動,我一定會認真的服務好所有的客人。
  3. 如果要演變成長約,我也可以幫每一家店頭依照他的地勢社區資源來規劃年度活動啦,但很抱歉,這樣的費用由於是量身打造加上用心/細心/執行力,可能會不低,這樣你不如把店頭頂給我。

恩,那看來其實方案還蠻多的。



喔耶!好期待!!!!!

(請注意,此類歸納於“無聊人做無聊事”專區,

請同業同行同產業領域的大家不用當真。或擔心。或害怕。我真的開了店我一定會告訴大家的。)

-

2010年1月10日

Young @ Heart -- 搖滾吧!爺奶





(上為「搖滾吧!爺奶」電影預告)
當生命邁向遲暮,除了安養天年,還能利用寶貴的餘生做些什麼?
Young@Heart或許是世界上最特殊的一支合唱團。樂團成員平均年齡八十歲、頂 著滿頭白髮、帶著呼吸輔助器練唱的曲子,卻與時下年輕人毫不脫節,無論音速青春(So nic Youth)、酷玩(Coldplay)、電台司令(Radiohead)、吉米漢醉 克斯(Jimi Hendrix)到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首首搖滾經典名曲由他們演繹起來可是遊刃有餘,舞台上正式演出更是光芒 四射。---影片簡介

一直對於“老”這件事,很感興趣。因為總是覺得,老爺爺老奶奶們,比年輕人還要神祕。

畢竟活了這麼這麼久,經歷了這麼多這麼多世代,他們內在的記憶應該是很多很多的,也許我們傻裡傻氣的行為,他們也都看在眼裡。

這支紀錄片把長久以來我覺得神祕的這群長輩們,剖開來了。看到了他們的心情,看到了他們跟年輕人也會有的恐懼,但也看到他們怎麼用他們的智慧面對恐懼。

艾琳阿媽說:“我今年92歲了,可是我都跟人家說我29歲,直接倒過來,哈哈哈“

看起來,覺得自己「老了應該就是老了」的人也是有,但覺得自己「老了但還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的人也是有,而且比他們年輕時更放得開。

一個阿公在訪談間打了一個噴嚏,紀錄片導演Steve說:“God Bless You.”,他回說:「Thank You! It's the first blessing i got today (笑)」

那種帶著感恩的睿智和幽默感,真她馬的有魅力。


導演問佛萊德爺爺能唱多低音?佛萊德示範了一段,然後說:「這樣應該很低了吧?不過主要還是要看我內褲有多鬆。」


挖哈哈哈哈哈啊哈哈阿。靠,好幽默,這位阿公!

幽默感看來是人類身上不會跟著退化的東西阿。



印象很深的還有“三劍客”---藍尼,艾琳,和喬---他們自稱三劍客。

他們總是一起開車去練唱,在車子裡大聲的互相開玩笑,嘲笑彼此,還有大聲練唱。

看到那一段我感觸很深。我幻想著也許我們老了以後還可以跟朋友一起開車出去,例如蔣暴龍--地表上最愛碎碎念的男人--可能依然在前座碎碎念,手勢嘩啦啦的比個不停。無論如何,能有力氣大笑和交談,能有足夠的體力思考和行動,不就是最好的生命體驗嗎?




裡面最讓我感動的是合唱團的指揮。

他真的很嚴格,嚴格到我看了都會為老人們感到心疼。我想如果我阿媽在團裡,我可能會因為阿媽被罵而跟指揮吵架。大家年紀這麼大了,可以不要這麼兇嗎?!



但是,還好,所有的爺爺奶奶都說:「他確實不好搞,但是,我可以應付的!」

還好,所有的爺爺奶奶都說:「他很嚴,可是就是因為他嚴,才有今天的Young @ Heart」

我想我以後可能要忍耐一下,因為爺爺奶奶跟孩子一樣,都在學習,都在成長。只要是學習霍成長,沒有不痛的道理。我怎麼能剝奪他們學習的過程呢?



其實我自己都不知道,等我有一天胸部下垂/走路緩慢/聽力模糊的時候,我有沒有這麼大的熱情---對生命的熱情。

但我希望我有。

因為,看到他們的熱情,會讓人覺得:年輕的我們,更沒有失去熱情的道理。




-

2009年6月28日

科洛弗檔案

昨天在電影台看完【科洛弗檔案(Cloverfield) 】,感覺很震撼。當初這部電影上檔的時候,因為是災難片所以並沒有特別期待。


但昨天看完,可能因為全程都是主觀者敘事觀點,主角關係的交代和張力,都因為手搖DV拍攝和對話的方法,感覺非常真實。絕對比上面的劇照海報刺激100倍!! 混亂的對白和搖晃的鏡頭,看得我好像感覺自己也在跟著逃難!! 一秒都捨不得轉台....

網路上有一篇影評「金桔粒的不負責任影評:《科洛弗檔案》」裡面描述的一段我覺得很好笑:

「整部電影的臨場感做得太棒了。當怪獸第一次攻擊紐約市,大夥們在公寓裡一頭霧水的看電視新聞時,鏡頭中某個金髮美女擋住了三分之一的電視銀幕。坐在觀眾席 的我竟不自覺地將頭彎一邊,以為身子向左側就可以看到被女子遮住的部份。當我意識到自己的反射動作時不禁啼笑皆非。這舉動無異像街上的色老伯低頭想看海報 上的模特兒裙底風光一樣的蠢。」
XDDD!! 真的就是這樣!! 當持攝影機的主角哈德一直說他有拍到生物,說要倒帶給大家看的時候,我忘情的在電視前面喊,「REPLAY!! REPLAY!! 我也要看~~」真的阿,如果我是他的朋友我可能第一個衝去鏡頭前面看了。

可是,想當然爾...我們看不到倒帶畫面。So sad!! 只好乖乖的繼續等。但是整場電影就是會讓人一直想要跟劇中主角討論那到底是什麼鬼!!!

此外,因為劇中實況片段與之前主角拍的片段重疊,因此新舊片段交叉剪輯起來,讓災難發生前一如往常的甜蜜氛圍,與災難中主角遇到瀕臨死亡的恐懼,反差格外深刻...

結尾的時候男女主角的對話讓我印象很深刻。

(電影中的畫面絕對沒有照片中這麼平實阿!! 影片中他們都很狼狽!!)



--------------以下有雷----------------






我覺得男主角羅柏回去救曖昧的女朋友那段狠好看,因為方法很拙劣很冒險,但又真的突顯出小人物在沒辦法下如果要真的有辦法,會做出什麼事。

走地鐵這件事我有想到,我甚至在電視機前大喊:「走地鐵阿!! 反正地鐵不會開惹!!」但是爬高樓這件事就真的令人佩服了:「真的,窮人家的小孩都比較有創意。」畢竟沒有政府幫你、沒有雲梯消防車、也沒有超人,就只好自己爬樓梯爬到鐵腿,還要走新竹小叮噹科學園區的傾斜30度屋,才能進去救人。

而影片最後十秒中 (就是上面那張劇照的場景再狼狽一百倍),男女主角的「看著我~」的告白,當時已經沒有影像,只有聲音 (因為那時攝影機已經離開手了),讓瀕臨死亡這件事變得很真實。

我以前會一直在猜想,到底死前的那一刻心情會是什麼。那一段讓我找到其中一種答案,雖然並不唯美。

2009年6月9日

因為我想做阿

昭雄:「快點阿!站起來!我們不可以停下來!(喘)」

春雄:「(喘)別跑了吧,何必趕著去給那些客人笑?反正我們這麼遜,去了也是被笑而已。」

昭雄:「不是遜不遜的問題阿.....是因為....我就是想去阿!」

看完「少年手指虎」,我承認我被這支龐克搖滾樂團感動了。

唉呦,「反正我這麼遜,做了也是被X」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相信奇蹟,我要相信。

2009年6月5日

為妳大笑!

睡前讀了六個夢的南京日記,我大笑大笑大笑到不行。以前一個人大笑完總會覺得好尷尬的感覺,可是這次是笑到摔到床下都不覺得痛,拜託阿~來人阿快把我抓走,怎麼這麼好笑!

今天一顆心繫著六個夢,其實。但不是因為思念,而是因為想到她講「削削」的超賤表情,以及說「我要QQ了」把嘴ㄩ起來的欠揍感,那魅力真是無人可敵。

剛好她的日記就來了。我讀著她隨性的文字,無論是下過雨後濕掉的鞋子挖出一堆泥巴塊這樣的慘狀,或是打折的UNIQLO,或是沒有什麼邏輯的星際大戰,讀完忽然覺得好棒好棒喔。拜託,誰的生活是一百分呢?馬英九沒有!胡瓜沒有!你沒有!我當然也沒有!

但是---只要還保留一些力氣大笑,那生活還挺有意思的,比過得一百分還要有趣XD。

睡前轉到HBO,看到「變形金剛」,幹,這麼久沒看還是很棒阿,每次柯博文一出場我都覺得:「如果他來追我,我就答應他!」就像我今天也跟同事說:「禿頭歸禿頭,但蘇貞昌來追我我是OK的。」

畢竟,這絕對是身為一個單身者的福利阿:心中可以想像一百種、一千種跟自己配對的方式,反正想想也不會少一塊肉(重點是少了更好),也反正,這些人都也只能拿來說說。



今天在這篇文章「戀愛改變了什麼」裡讀到一段話(可能是全文我唯一看得懂的話):

戀人無法在愛情中作社會學家
他只能作一個戀人
若問我戀愛改變了什麼
我很高興戀愛讓每個人都只是普通人
戀愛讓每個人都只是普通人。

對對,所以,我ㄍ一ㄥ個屁!你ㄍ一ㄥ個屁呢!我們都是普通人,不用刻意優雅的阿。

來接吻吧!



對了,今天下雨了。但很莫名的,今天不討厭下雨。因為今天的下雨,加上孫司影吵吵鬧鬧的喧鬧聲,讓辦公室看起來好像小學的時候,期待週六慶生會的那個早上。

小學都很期待慶生會,可以吃到壽星發的軟糖、羊羹之類的,甜滋滋!雖然,我根本不喜歡吃羊羹。

小學很多畫面其實都還記得很清楚。有時候現在遇到類似的場景,如跑操場、在洗手台洗手、拿箱子等,都會想起小學時候的畫面。


記憶殘留惹嗎?也殘得好久了喔。不過,那幾個時刻都會覺得挺溫暖的。


今天就這樣。晚安了。






-

2009年5月16日

老夫老妻的幸福- Wonderful Tonight



打算求婚的Chandler跑到Richard家裡興師問罪、想找回Monica時,他以為Monica在考慮打算與自己分手了,他氣得跟理查說:

「I think you are such a bad guy. You let my girlfriend "think"!!! I can't believe it!!」

意思是:你這個壞蛋,竟然讓我女朋友有機會「考慮」,你怎麼可以這樣?

原來「Think」就是一種錯誤了。

其實這些原則原本都很簡單,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們把這件事情想得複雜化了。我以前是在鼓勵朋友追求真愛是在盲目鼓勵個屁。


最後,過去誓死不婚的Chandler真的求婚了,那真是六人行(Friends)裡,讓我鼻酸的一集。

這首Eric Clapton唱的《Wonderful Tonight》,是他們求婚時相擁而泣的配樂。不是那種浪漫到鴿子都飛起來的,而是一種老夫老妻卻還是能看見幸福的安詳。

Eric Clapton最後那一句唱得好~~~~棒喔喔喔。

後記:

根據所長提供的西洋經典知識+指出:

這是Eric Clapton寫給從好友George Harrison搶來的老婆Pattie Boyd的歌,歌裡明顯有「搶來的真好」的感嘆。之前Clapton還在苦戀Boyd時曾寫了悲苦的”Layla”,成了失戀男人的國歌。 Pattie Boyd應該是「史上最多暢銷情歌女主角」,前夫George Harrison之前也為她寫了” Something”,成了Beatles的暢銷曲。


那麼,六人行這首歌就用得太好了呀~~~~~~

2009年5月12日

六人行-You really got a hold on me



在六人行(Friends)又聽到一首可愛的情歌--Beatles唱的「You Really Got A Hold On Me」。

不過劇中是用在Joey和Chandler哥倆好每次吵完架冰釋前嫌相擁的激動片段。

「我現在唯一想要你做的事,就是擁抱我阿!」歌詞,超可愛的。





-

2009年4月11日

賀柏舅公說的話

今天在家看了電影「Secondhand Lions(中譯:盛夏獅王)」。我真是,太喜歡這部電影了。

太喜歡,喜歡到我可以重複這三個字100次阿!!~~~~


賀柏舅公說:如何當個男子漢?

「有時候事情是真是假,就看你到底信不信。你要相信人性本善。

榮譽、勇氣、道德最重要。錢和權,權和錢,沒什麼啦。

你要相信邪不勝正。

我還要你記得一件事,真愛永遠不死。

記住孩子,是真是假並不重要,明白嗎?人應該相信這些道理,因為這才是值得相信的事。

...還有很多,但我要等你真的成為男子漢才能說」

男人對孩子的教育,有時候也是很到點的。這些,對於不是男子漢的我也 mean something。


思考著關於「相信」這件事。這件事其實是很主觀的。

從念新聞學開始,「真實」就一直都是一件「不怎麼真實」的事,人類要說自己可以寫出真實、描述真實,仔細想想也還蠻難的。有文字和溝通開始,「我們追求真實」--就是一條沒有人知道終點在哪、但又得一直努力往前的路。

沒辦法,總不能說「我們追求假象」吧。雖然現在媒體好像都是這樣的功能居多。

不說這麼大圈圈的事,生活中,我常常傾向找出真實,然後去相信他、為他論戰。可是一旦外在環境改變,我原來的觀點好像就不堪一擊的不存在。要如賀柏舅公、或王陽明先生所說的「心即是理」,確實是一門很高(進)的學問阿。

這樣看起來似乎沒有真實這件事,只有相不相信、彼此信不信任這件事。

看完「Secondhand Lions」,忽然發現我對人的信任薄弱到很可怕的程度。不知道到底是對自己沒有信心、還是對環境沒有信心?



開始喜歡這個導演了。Tim McCanlies。他的幾部電影,都是自己寫劇本、自己拍。

Michael Caine 和 Robert Duvall,棒演員,棒呆了,小朋友反而是這其中演得比較不自然的...

但不影響這部電影的棒!我喜歡!

2009年3月8日

大掃除

see you


今天晚上臨時興起,我們帶了投影機回家,在客廳放映「沙發電影院」。搭配去家樂福採購的零食,喝著熱茶,週六的晚上看了「貧民百萬富翁」和「瑞秋要出嫁」,很過癮。

看電影前,王丁丁回家拿DVD,我跟奇威負責Setting場地--其實也就是把沙發移到面對大牆壁的位置,這樣看投影螢幕,比較大比較爽。

可是,搬開沙發才發現,天殺的沙發下面好凌亂喔喔喔喔!

為了不讓王丁丁笑我們髒,我們就在那短短十分鐘內開始了掃地抹地和清潔的工作。呵呵,我們說了幾百年、喊了幾百次說要「大掃除」,沒想到真正實現的那天竟然是在這樣的場合,而且沒有想像中的難 開始 阿..........

所以我覺得我跟奇威真是百分百室友。連凌亂的程度都相同............



看完已經兩點半了。

My room


大家都回去自己的窩裡睡了,我聽著「Once」播完一輪暫停,一切剛好靜悄悄的。當沒有什麼 schedule 佔滿腦容量的時候,一些封底的事就會再盡責的上來佔版面。

我不小心想到過去懸而未決 而終於在這週拍板定案的事,想著過去兩三年重複著循環的事....才發現:某些事情 就像大掃除一樣,我們總是說好、也計畫好要去做的,但事實上沒有那臨門一腳,就會 什麼計畫都還只是「計畫」而已。

直到有一天,遲來的一腳踢進來,才真的把你的計畫用「快到變形」的方式給實現了。

實現的時候,一點成就感都沒有。反而是更沮喪的。因為這樣才發現,那個計畫一直都不是自己想做的事。這樣的計畫就不是計畫,只是一種安慰劑。

不過至少這一刻,我認清了我曾經只是再服用安慰劑而已,這應該也還算是好事



於是,在看完被揍了也還是很正的Anne Hathaway演的《Rachel Getting Married》,我想在還未弄懂自己到底想做啥前,還是暫停做任何內在的計畫...

還是說,也許搞了半天,內在情感情緒思考之類的事,根本不能計畫也說不定?

......那就隨遇而盡量安吧。這樣可能還比較踏實點,不要再為了交報告而對自己交報告了吧。

2009年2月25日

沒有營養的對話



「哪天你去種米賣蓮霧,我一點都不會驚訝。我會下第一筆訂單。」

『XD』

「乾脆我去好了,種蓮霧就可以都不用講話了,哭了也不會有人知道。」


『蓮霧要跟他說話才會長的好。甜在心饅頭。而且蓮霧農藥很多,因為很會長蟲,蓮霧農當久了,還會變成成龍。』

「那我種地瓜好了,平常還可以摘地瓜葉來吃。好愛吃地瓜葉。阿媽都說那是餵豬吃的,我竟然可以吃得這麼開心,所以,我=豬。」

『幹,我覺得我們的對話很沒營養』

「會嗎?這大概是我覺得我最有營養的話了。nutrition。」

『不要因為你說地瓜葉,就覺得很有營養』

「碼的不要隔離愛吃地瓜葉的朋友!」

『心情不好的人,給對方講著消極的話,好像拿刀割自己,對方會比較開心一樣。我覺得你還在心情不好。然後你講著那些你要去種蓮霧的話。』

「我一直在想,我的命定到底是什麼。上帝要我這個人,為這個世界做什麼」

『有命定嗎?』

「我相信有。每個人一定有一些 價值吧。獨一無二的,類似專長,但有一些獨一無二的意義」

『我要很努力的強迫自己,才有辦法去試著相信。』

「那你可以不要相信」

『那我想要去死,沒有價值那活著要幹麻」

「是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如果再把時間軸加進來的話。就像這一刻我覺得我可能不太適合在這個圈子裡,但我想也許轉去賣蓮霧可以TRY看看。」

『問題在於,我覺得現在沒有,以後也不會有』

「問題在於,我覺得現在沒有,以後也還是可能會有」

『那很好啊』

「但你還是可以堅持你想的,只是你如果死了我可能會蠻難過的,如果你死了拜託你來托夢,跟我說一下,但不用讓我看到。拜託了。.....我媽,在拜我阿姨的時候,也是這樣說的。」

『去年夏天的阿姨嗎?』

「恩。我有夢到她開車想帶我出去玩,但沒帶到。我在對街。舅媽說還好沒有,她說這樣很不吉利。我聽了有點難過,那是一種 永遠都很遠 的感覺。所以你不要死」

『我今天在想,我寫的劇本好像太遠了,是不是該寫些 這些東西,好像比較深刻、比較像人。』

「有感覺,就寫呀,這些應該在你的腦子裡很久了。所以你不要死(一直置入)」

『幹 ,你乾脆把這句話放到蓮霧裏面』

「可以用針打進去」

『來寫一個蓮霧農的故事』

「恩,他把他的秘密混成汁,用針打進蓮霧裡,然後吃到這個蓮霧的人,就會忽然知道一件,很莫名其妙的事。蓮霧農覺得自己很沒道德,但是知道秘密的人其實覺得還好。秘密的價值好像就是這樣。我有痔瘡,死都不想講出口,但講給別人聽,別人卻覺得"靠,這哪有什麼"。」

『然後,秘密被吃到之後,蓮霧農就釋懷了』

「對,痔瘡被吃掉了。」

『所以蓮霧農越種越多,蓮霧也賣得越來越好,蓮霧農很開心,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他的秘密都已經被吃光了,發現它的記憶也開始漸漸消逝。所以他開始到處尋找被他賣出去的蓮霧,必須在 種蓮霧這件事情被消除掉之前,收回所有的蓮霧。有點像王牌冤家。」

「你可以找布萊德比特來演嗎」

『我偏要找成龍,最後成龍發現他多慮了。因為,關於蓮霧的記憶就在他鼻子上,因為嗅覺跟記憶是相通的,在大腦裡面XD』





這支劇本應該會得金球獎吧。或是,金糗獎。

(這篇只是記錄。大概是真的太沒營養了。)
))))
))))

2009年2月21日

I am thirsty

今天去看了【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午夜場,沒有原本想像中的好讀,但我竟然還是在後半段哭了,哭到嘴巴彎彎的,就是「:'(」這樣哭法,走出戲院,有一種濃濃的...難過的感覺。

人這輩子是不是都在找一種「安身立命」的方式?

我常常想要剪女孩子氣的頭,我自以為那可以是我安身立命的「方向」,也許因此就會換個人生,也許因此就會比較細膩,也許因此就會找得到人嫁了。但,總是剪不到(或留不到)那個方向。

於是,我常在廁所尋找安身立命的方向,撥頭髮、換邊分、假裝沒瀏海...試圖找出一個可以暫時「擱置」的方式好讓我感覺安身立命些。那些摸索的動作,純粹,是為了找到一個「就是這樣了!」的方式。

每次找到的時候,都有一種「我這輩子就要留這種頭了!」的感動。

但後來會發現,那些所謂「一輩子都要這樣」的動作、外型、方法、人、事、物,其實過沒幾天,通常會毫不留情的改變。不是妳要它變,就是環境不得不讓它變。

「回家的時候,往往覺得,自己是唯一改變的人。」經歷一些固定的安身立命的SOP,有時候感覺的確就是如此。


**

我猜,她在紐約的那個舞者男友,一定不是真心愛她的。如果愛她,他不會忘記她跟他提過班傑明是她的誰誰誰,而只是問他「你是她奶奶的朋友嗎?」。

他不是那個真心聽她說話更甚於一切的人。

雖然以旁觀者,或是一個audience的身份是感到些許的悲哀,但是,so what?那是她的經歷與人生,沒有經過這些,她不會知道認真聽她說話的人的可貴。

**

最近不常寫部落格,我覺得是因為我越來越空白了。那不是件好事。這是給我自己的一篇警語:I am thirsty。

2009年2月19日

口白。人生


當哈洛咬下一口巴伐利亞甜餅的時候,他終於覺得應該沒事了。有時候當我們迷失在恐懼與絕望中,一次又一次,持續不斷,在絕望及悲情之中,我們可以謝謝上帝賜與的巴伐利亞甜餅。

在身邊找不到餅乾時,幸運的,我們還能從身邊熟悉的手中得到安心、或是友善及愛的表示,或是隱約的鼓勵,或是愛的擁抱,或是安慰的奉獻, 更別說是醫院的輪床,還有游泳鼻塞,還有丹尼奶酥,還有輕聲細語的秘密,還有芬德同溫層吉他,也許偶爾讀一本小說。

我們必須記得全部的這些,微小差別、異常、微妙之處,這些我們認為只是來點綴生活,其實有更大更崇高的存在原因。它們是來拯救我們的,我知道這個點子有點奇怪,但同時我也知道它是真的。總之,手錶拯救了哈洛克里。

~摘自電影《口白人生》之 口白

上帝應該是我這本書的作者,所以他知道了我今天心情低落暴躁易怒而安排我走進了租片店,拿下了明明午夜一點(就是現在)就在HBO播映的「口白人生」回家看。

上面這段話隱隱約約的給了我一些勇氣。雖然我還是害怕的。

改變吧,既然我這麼怕死的話,那麼態度也要跟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