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生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生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2月7日

[365寫寫你]行動與意識

2017/2/6 Monday。Cloudy 超級寒流的前一天
#5 / 365

就這麼發生了,快到我還不知道怎麼接受。前幾秒還在鬼哭神號的兩個孩子,就這樣瞬間睡沉了。

總是在這種時候,覺得媽媽這工作,就如同人生。

我們總不是這麼清楚下一個轉彎是什麼時候,但頭抬著抬著又似乎一直看不到盡頭。就在你什麼都不想的時候,轉彎來了。

-

今天的媽媽人生,是文藝青年路線,我身上背著一個、手上牽著一個,就這樣帶著兩個孩子去台東的獨立書店「晃晃書店」晃晃、買書。

好喜歡這個小小的書店,尤其,它空出了比書更多的空間,讓大家看書。這跟我之前所想像的二手書店很不同。

我有書店老闆的Line,因此很早就跟他詢問我想要的書。一來她就先拿給我其中一本,另一本缺貨,她仍在訂貨,預計兩天後可以拿到。

那時,我心裏閃過「如果我當時決定用Taaze或是博客來,我會不會已經拿到兩本書了?」的失落。(雖然我知道網購也不一定會快)

我背著兩個小孩,走在書店裡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書櫃。帶孩子認識每一隻店貓、每一個現場擺設的農產品。我大口呼吸著獨立書店才有的氣味、還有他們手寫的各種標語。

邊走著,邊想:開設一家獨立書店的勇氣是什麼?選擇獨立、而不依附於體制的信念是什麼?絕對不只是當個「文青」、進入「文創」產業而已。

從店裡的氛圍,我好深刻的感受到,每一個帶著「獨立」兩字的經營者,也許都帶著某種無法妥協的態度。

從行動裡,看得見意識。

願意實踐,意識才存在。

-

過年期間,在家裡重新看了《穿著Prada的惡魔》。再看一次,焦點從五光十色的時尚產業聚焦在最後女主角與老闆在車上的對話:

「妳其實已經做出選擇了,即使妳很無奈,但最終選擇的還是你自己。」

這句話,其實好殘忍。

最終,回想我們做的每一個選擇,從行動裡,看得見我們對意識的優先順序。

-

開始實踐,意識才存在。

每天做的每一種選擇,都在展現我自己的意識風格。

2017年2月5日

[365寫寫你]夜市。小人生

2017/2/4 Saturday. Cloudy. Kaohsiung

#3 / 365 

今天是週六,老王今天終於要來接我們了。

一打二的媽媽,只要在爸爸有能出現的時間就會非常感恩,但,就如同尿急時越接近廁所越hold不住,越接近老王要來的時間,我就越覺得疲憊。

不過沒有關係,還有別的期待支持著我跑向廁所的路。我們之所以在娘家留了這麼久,其實就是為了這個在我們家巷子口、小時候都叫它「商展(台語)」的夜市。

以前我曾經問過大人,「商展」跟「夜市」有什麼不同,不知道最後是如何得到答案的,有人說,商展就是小一點的夜市,也有一說是,這兩者的販賣內容比較不同(此篇出自於《故事》網站的論述比較接近這個說法。)。

無論如何,「商展」兩字在我腦中是我更為熟悉也更喜歡稱呼這條小而美的夜市的用法。

這條商展距離頗負盛名的「五甲夜市仔(真的就是很大型的夜市)」蠻近,五甲夜市是全年無休的,這條商展則只有週六才會出現。小時候我常常覺得,這「只」是一條「小」商展,沒什麼特別的。只是長大了才知道,原來網路上還不少討論過這條夜市的美食。

不過對我來說,他實在是不只是美食或逛街的意義。

小時候為什麼這麼愛逛夜市?簡單來說,夜市就是一個社交的場合。

我們常常跟鄰居、或三五好友一起逛。出發前,我會在我的房間窗口模仿「浴火鳳凰」的鳳凰叫聲/「嗚~~」,對方會回應我,我們就約好了時間,下樓集合。那時候沒有即時通,近距離的互動就是最好的通訊。

一路上我們聊各種學校的八卦、同學的近況、喜歡的人。許多重要進展都在這裡交流。

我們對每家店都非常熟悉,走散了甚至可以直接約說「我在賣水煎包這裡」。

我們在這裡期待與曖昧或暗戀的對象相遇,尤其如果經過對方家的巷子或附近,就會非常期待來個不期而遇。如果他也在人群裡,500公尺外,我們就會看到他,擦身而過時,再假裝吃東西掩飾自己的緊張。

如果有不想遇到的人,對,在商展也是會遇到,這時候還是只好假裝吃手上的東西來掩飾自己的白眼。

也因此,畢業後回來商展,某程度也很像在辦同學會---收集遇到的同學。

我們在這裡買明天的早餐,順便交換喜歡喝的飲料。或者外帶,到某一個同學家,邊看玫瑰之夜(或百戰天龍),邊大吃大喝。

夜市也是一個流行觀測站。我們在裡面買卡帶、看最近流行的衣服⋯

這條就在我們從小到大長大的生活圈裡的商展,若要把它想像成一個實體Facebook,也絕對不為過。

只是,我記得也珍惜在裡面遇到的每一個人,但在Facebook上呢?


那天跟我媽、我女兒去逛,經過賣五金的攤位,老闆其實除了頭髮少了,都沒有什麼變。他很老練的認出媽媽,然後說:「哇,你女兒都這麼大了,還有女兒喔!」

他竟然還記得我。

看來,多年來商展裡來來回回的景象,不只存在我的腦中,也在他的心裡。


有無法複製的童年記憶的人,是幸福的。

邊走著,邊向十幾歲的那個我,揮手致意。


 


2017年2月2日

[365寫寫你] Dream a Dream, sincerely

2017/2/2 
大年初六,星期四
Sunny day in Kaohsiung

#1 / 365

農曆年真的腦子裡只有農曆,於是我連周幾我都忘了。

已經大年初六了,開工日,幾乎多位朋友都回去工作崗位、或是台北,我仍留在娘家。

新年的心情受到幾件事的影響,頗複雜。剛好,趁著在娘家多住幾天,過著完全沒有出門、也沒有訪客、全然在家繭居的日子,剛好把自己的思緒慢下來。

這幾天,我們母子三人最遠到達的就是:往北是離我們家一條路遠的街上,推著孩子們散步;往東與西是往我們家距離三四條街的巷子內亂逛。

逛巷子很有趣,看附近住家有什麼改變,看大家的裝潢風格,猜猜住了什麼樣的人,鄰居互動的方式,他們罵孩子的方式等。或者試著偷窺從小就費心猜疑的別墅裡到底有沒有人住,即使他們每年春聯都會更新。

短短的距離,卻好像去了一趟深度旅行。

在台東也想這麼做,可是,因為幾乎很多家都有狗,走近就被追,無法放鬆而作罷。

不過我不怪那些狗。城市裡的狗是被馴化過的,是「方便」多了沒錯。不過,在大自然裡,人類會比較懂得謙卑。

啊,這跟養孩子好像。大人,如何學著謙卑呢?

-

跟往年不同,今年不是把自己的假期排得滿滿滿、到處跟朋友吃飯、到處去玩。不知道是因為越來越懶,還是台東節奏已經慢慢上身,我似乎養成了對東奔西走感到過敏的體質。(送菜除外,好愛家家戶戶送菜)

雖然一直待在家裡,過著非常慵懶閒適的生活,但年前的雜亂無章的心卻逐漸的開闊、沈澱了。從想著很多件事情,轉而聚焦在「一件事情」。

-

那天,回高雄的路上,已經是晚上吃過晚飯,老王開車載著我們一家。

女兒在後座很快地睡了,弟弟一直沒睡,斷斷續續地傳來一些聲音。那天,我決定不要看手機,於是整路,我跟老王幾乎都在聊天。

我很喜歡開夜車聊天的感覺,在很小的空間裡,我們天南地北的聊天。聊孩子、聊未來、聊對回台東以後的感覺、聊時事、聊今天看到什麼笑話。

老王問了我一個問題:「你覺得你到目前為止,還有什麼願望想要實現?」

哇,這問題,好像一把鐵槌即將敲進我的腦子之前的那幾秒鐘。我頓時覺得好安靜,連呼吸都慢下來。

「我想要寫小說。」

鐵鎚正式敲進來心裏。

其實我很驚訝我竟然有這個夢想,不是辦學校、不是教書、不是開店,竟然是寫小說?!

以前完全沒有想過,剛剛幫我回答這個問題到底是誰?

「哇!我覺得妳可以耶!這對妳來說應該不是太困難的問題吧!」老公依然非常挺我。

「不過我覺得我好像有點害怕這個願望,我覺得這個根本就很困難。喇低賽還可以,寫小說耶!我超級不專業的。」

喔,我說完也覺得,原來我也是滿sula的人。以前那些有把握的靈魂到底去了哪裡?現在又是誰幫我回答這些?

「不會啊!妳平常真的寫得很好,讓人家很想往下看耶,只要再試一下、換個方式,也許有機會呢。」

「謝謝你,老公。那你呢?」

老公的願望也是跟鐵人有關。

我與他的夢想若說有什麼共同點,我想應該是:我們都覺得現在的生活已經完全被塞滿,找不出時間來「練習」。

畢竟,我連日記都寫不出來了,小說?

-

好,就當作在癡人說夢好了!!(搭配大吼)

我決定開始這個365天「寫寫你」的練習。(嗯,前工作的職業病,還要取一個project的名字你看看。Project萬一fail,起碼可以紀念它。)

奇妙的是,當我一開始幻想,想寫的題材就這麼一個一個跑了出來。

我得承認,與其說沒時間練習,其實更像是我從來沒有勇氣「實踐」。當我開始做,是不是就在完成的路上了?真心希望365天之後,這個問題,會有答案。

-

「我是什麼?」新年前一直在思考的這事情上,好像在此找到了難以言喻的快樂。

給自己一趟愉悅幻想、實踐幻想的旅程吧。


 




2017年1月3日

新的一年,也請自己多多指教

【新的一年,也請自己多多指教。】

2016年的12月31日,一個好朋友,在臉書上貼上自己的自拍照。沒有刻意歡笑的笑臉、沒有濾鏡、沒有修容---就是他自己。

他是個不常自拍的人,因此我很快就從川流不息的臉書動態裡看到了他。

「要邁入35歲了,過去自拍、被拍都很排斥,也很少放自己的照片,覺得又醜又兇⋯⋯

活了快35個年頭,我才找到自己自在的樣子,喜歡自己的鬍子、喜歡自己的小捲,喜歡笑起來就要貼尋人啟事的眯眯眼,未來也要更喜歡自己。

新的一年,請自己多多指教。」

在新的一年有這樣的自在,好令我感動、也羨慕。我不禁在想,我夠喜歡我自己嗎?

回想起過去這一年,多數時候的不愉快,也不真是因為環境或他人,追根究底,其實都發生在「不夠喜歡真正的自己」的時候。

原來夠喜歡自己、能與真正的自己安然相處,不裝扮、不修飾、不複雜,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安定力量。

我有一些這樣的朋友,他們的外貌衣著、或生活方式都不是最講究或最新穎,卻總是可以從他們兼容並蓄的氣度中,看見他們喜歡自己、並感受自己與這個世界,正互相喜歡著的那種幸福感。

新的一年,多留點時間給「自己」---
那個不用過度裝飾、不需要任何過濾的自己,
那個簡單、純粹的自己---
「請自己多多指教」。

 

2016年12月19日

【疏苗的人生哲學】

【疏苗的人生哲學】

疏苗,是菜農幾乎都會有的例行工作。

撒種時,有時候種子之間間距太密,因此發芽後,就必須把間隔太密的植株拔掉,給植物充足的生長空間。如果疏苗工作沒有做好,則可能會導致最後作物全部長不好。

移除比較瘦弱的苗,留下比較強壯健康的苗,聽起來是再合理不過的程序。

然而,新手農夫疏苗所要面對的考驗卻不是這麼單純,初始的內心戲OS其實挺多的:

「真的要剪這一顆嗎?真的要嗎?」
「老天啊,這兩顆感覺都很好耶!真的要剪嗎?真的要嗎?」
「先放著好了。。。」
「么壽!長得越大越難抉擇,早知道一開始就剪掉...」
「再剪下去...我還要不要收成啊~」

每次疏苗,簡直都像在拆炸彈,哪條線該剪,就是跟自己賭了。

這攸關於「取捨」的藝術。
如何把真正不適合的割愛捨棄;如何看出可以持續生長的;如何鍛鍊自己明快作決定;都是學習。

這也攸關「得失心」的輕重。
是否害怕發芽率低而撒種過多?是否擔心收成有問題而無法做出判斷?想要「多」,因此捨不得「少」?

老農夫說:「這都是『心』在練習。」
累積很多很多的經驗以後,有那麼一天,赫然發現心裡的包袱慢慢褪下,剪得毫不猶豫,面對萬物始可品嚐到那一點點的寫意與自在。

你的心,疏苗了嗎?


你的生活,疏苗了嗎?

(本文同步刊登於心。。遇見專欄


2016年9月30日

[日記]找血管瘤的醫師

今天回去醫院回診,確認我的血管瘤狀況。

醫生直接幫我照超音波。花了一點時間後,他轉頭跟在旁的護士說(但我覺得也很像在跟我說):

「當你發現我慢下來的時候,就是因為我--又在找血管瘤了。」

護士大笑。他們說,我已經是今天第三位說自己有血管瘤但我他們怎麼找都找不到的病人。

醫生說,「喔我們以前讀醫學院考試是要求一定要找出一公分以上的血管瘤,不然不能過關的!但一公分以下的真的很難找。」他像個學生一樣很認真的找,有種想破關的感覺。

護士說,「我們的儀器剛換、很新,很可能是因為解析度太高反而找不到嗎?」

醫生說,「照理來說應該會可以發現呀⋯⋯」繼續尋找。

護士說,「不過不好找代表很小,也算是好事。」

醫生說,「不,病人只會覺得我們技術不好。」埋頭繼續找。活像個想要解code的工程師。

忽然我想起我已經上傳了我的MRI影像,也許可以看到位置。

醫生大拍手:「真的啊!感謝你提供線索!我立刻來找找!」他感覺真的很熱血的想找出來。

後來媒合了位子後果然順利找到。

離開時他很抱歉但開心地跟我說:「哎呀抱歉今天花了很久時間,而且還靠你放水我才找到!」

哈。不知道是否因為東部醫院病人沒有西部醫院多,他們花在病人身上的時間很多,而且很願意交談談論醫療知識。

這個下午覺得很溫馨。好久沒看到這麼熱血又想要解題的醫生了。





2016年6月22日

孩子眼中的愛:妞妞說愛我

 
最近妞妞常會在互動之間,無預警看著我說:「媽咪我好愛你。」

一開始我整個自己在受寵若驚跟心花朵朵開的思緒裡,冷靜之後,我問她為什麼愛媽咪(女人的通病嗎),

她說「因為我愛妳啊」

我再問她到底為什麼呢?

她說「我就是喜歡妳啊」


這答案讓我想了很久。
在小孩小小的身體與記憶裡,究竟如何理解或感受「愛」?包括感受自己的愛、與別人給她的愛?真的很好奇。

從她這幾次的回答,似乎是沒有特定的邏輯(抑或是溝通能力有限⋯⋯但我覺得比較不是這個原因)

無論如何,謝謝妳愛我,寶貝。
我很珍惜這個還沒有任何因果邏輯的愛,
讓我學到愛不需要太有邏輯的理由、
也不需要任何好壞狀態的交換。

2013年2月21日

來用用看:3M長效保溼調理凍膜

很少寫體驗文,但這篇我實在很想推薦。

那天剛好尾牙回來,回到家都已經兩點了,明天還要跟客戶開會,心想:不妙。

剛好,手邊有同事好心分我的3M長效保溼調理凍膜,那就快點來惡補一下好了。坦白說,我對3M真的印象很好,他所有的產品我都非常信任。那種「醫護級」的感覺,我說不上來,就是會相信他們的用心。

是說,雖然知道3M什麼都出已經不稀奇了,但是看到有面膜還是很好奇,於是就來試試看是不是也跟他其他產品的品質一樣好。






沒想到~~~~~~~

好用耶。



第一、便利性

不知道為什麼,我有時候真的很討厭明明手都洗得很乾淨要來拆開包裝時,卻發現鋁箔包怎麼都撕不開。

但3M不會耶,還蠻好開的!外包裝的紙盒感覺也很環保,用完可以紙類回收喔!

打開後,是兩片有網格狀的膠質面膜,有被兩層透明片包起來,感覺還不錯拆,液體也不會滴得房間到處都是。


第二、「面」體工學:

我實在很重視這件事,因為我的臉很大、肉多,其實有時候很難服貼於每個角落,就會覺得很虧。

但是3M的面膜還蠻好貼的。不會感覺有空氣,而且貼密合後,他好像還會吸得再貼一點。那感覺~真好。


第三、保溼力:


約莫我貼了20分鐘左右,剛撕下來肯定很溼的沒錯,而且味道有種淡淡的茶樹香~~好好聞喔~~~

可是重點是:我隔天起床了還是很濕!!肌膚真的有彈性耶!(我想應該是裡面的柑橘萃取物吧)


第四、美白力:

我以前不相信面膜可以變白的。

但我敷完,老公竟然說:「你臉變白了耶。」

喔!那我還是相信一次好了!



總之,我覺得,好用。(圈)



2012年12月9日

如何愛上一個多雨的城市?

到台北這幾年,我一直不停地在尋找如何正面思考台北如此潮濕多雨天氣的方法。至今,in vain....

有人可以幫幫我嗎?

我曾經想過、但失敗的思考面向:
  • 在雨中散步,是一件浪漫的事
    事實證明,光是撐傘然後外套、包包、和鞋子還是會濕掉,就讓我放棄這個想法。事實上並不浪漫,反而有點狼狽。
  • 在雨中跑步,是一件冒險又很熱血的事
    確實很激勵人,尤其是看了一些廣告片以後。但實驗證明,下雨天只會讓人想在家睡覺,連早起都是個問題。
  • 置雨聲於度外,有沒有下雨內心都能平靜
    如果都在家,就可以。但一出門光是撐傘然後外套、包包、和鞋子還是會濕掉,就讓我放棄這個想法.....請接第一點。
  • 濕了終究會乾,習慣他。就像習慣穿短襪時,襪子鬆脫跑進鞋子裡面,習慣他。
    我可以懂得襪子鬆脫跑進鞋子裡那種「矮由」的感覺,覺得全世界最重要的事就是自己的腳,走到哪都有個聲音在提醒自己:襪子沒穿好!襪子沒穿好!我也跟前同事Sean討論過這種感覺,當時他很灑脫的跟我說:「你只能習慣他,當作走路的感覺就是如此。然後自然就會忘記他。」

    我試過,坦白說蠻有效的,就像踩健康步道。

    但是濕腳丫躲在鞋子裡、或是包包一直濕掉......我還在練習......
  • 好吧! 買一把漂亮的傘或雨靴
    我承認,這某程度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我想我找到答案了........(開始搜尋拍賣網站)

謝謝啦!



2012年11月25日

<阿卡出國去>觀後感:我們會派什麼樣的人接見外賓?


<阿卡出國去(An idiot abroad)> 是TLC旅遊生活頻道的節目,主持人是卡爾派金頓,人稱「老頑固旅行家」。怎麼說呢?來看一段網路上大概的介紹:

「當一位保守又頑固,只認同本國文化,對外面世界絲毫沒有興趣的人,如果有機會到國外遊歷,會產生什麼樣的衝擊?又會發生何種笑料百出的蠢事呢?TLC旅遊生活頻道將推出“笑”果十足的新型態實境旅遊節目《阿卡出國去》,由《博物館驚魂夜》裡飾演惹人厭館長角色的鬼才瑞奇傑維斯,及風靡全球、獲獎無數的喜劇影集「辦公室風雲」(The Office)幕後編劇團隊,將一位頑固古板的英國廣播名人卡爾皮爾金頓(簡稱阿卡),送往中國萬里長城、印度泰姬瑪哈陵、約旦佩特拉古城、祕魯印加文化遺址與埃及金字塔等世界名勝,展開電視史上最爆笑的旅程。 
當這位固執又保守的英國佬,以百般不願的心情被迫踏上環遊世界之旅,體驗各地風土民情與文化奇景,一向秉持辛辣言論與直率作風的他,會發生什麼有趣的新鮮事?又會碰撞出何種文化衝擊?
引述自:TLC旅遊生活頻道《阿卡出國去》 實境搞笑與文化衝擊新型態旅遊節目 - Orzmovies.com彌勒熊電影UDN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dodobear/5550291#ixzz2DFAqd2QV



這個節目真的有趣到我訂了他的時間表,固定按時收看。

大概是因為,旅遊節目通常都非常陽光,主持人(即便是我最愛的食尚玩家)他們到每個地方,總是睜大眼睛,對各種文化彷彿充滿十足好奇心,但他剛好相反。他們找了一個憤世嫉俗、封閉、有點種族歧視、愛抱怨、不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的人來體驗。

節目開頭總是兩位名製作人給阿卡題目,他們收集世界上所有人100件死前想去的地方,然後「連哄帶騙」及「反諷」的告訴阿卡:他該去。

即便阿卡根本不想。整個節目就是他自己的喃喃自語和喋喋不休!

阿卡:『(上了西伯利亞特快車)為什麼我被安排到三等車廂?』 
製作人:「因為我們覺得如果你都去了西伯利亞卻只是做頭等艙太可惜了,你應該去體驗一下當地人的生活,認識一下當地人。三等艙感覺如何?」 
阿卡:『三等艙還能感覺如何?我就不會用三等(third-class)的方式寄信阿!!」 
製作人:「請問三等的寄信方式是什麼?」 
阿卡:『那不是重點阿!!』


他打破所有過去的旅遊節目型態,但並不讓人覺得沈淪,而是在大笑之餘,不停的思考:「我是不是也像阿卡這樣,只認同自己認同的文化,而不嘗試任何可能性?」


今天阿卡在電話中跟製作人抱怨不想被俄羅斯的民俗療法(活埋在土裡)治療,製作人終於在電話中大罵:

「我會送你去那裡,就是因為你討厭那裡!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明白,這不是在度假!

Go and Explore it!!!!!!!

是阿,去探索吧!

越討厭,越要去!


最後順帶一提我最感動的部份:

有一集他去探望一個土著村落,來接他的是兩個光溜溜的土著。一個會講英文,另一個一直在笑。他問那個會講英文的:「你們是來接我的嗎?那這位是?」

那位英文土著介紹他身邊的土著給阿卡:「他是我們全村落最快樂的人。」然後鏡頭轉向他,他笑得牙齒整排的咧開了。

那集我很感動。不同的價值觀阿,我們國家會派最快樂的人去接見外賓嗎?




2012年11月19日

「我老公阿~」

人妻第二日,發現「我老公」這三個字比想像中難叫。我還是停留在「我男朋友」的階段,叫了又被糾正。

我想到剛交往的時候,也許是因為單身太~~~久了,對於每次在跟朋友之間的對談提到老王,要開口稱呼時總會「我男......朋友他說.....」然後自己渾身扭捏不自在。

那時候才明白,原來,「關係」也是需要習慣的。但是,再更久一點才明白,原來要適應的不只是關係,而是腦中那個根深蒂固的「自己」---長久以來腦海中都是一個人的畫面,現在突然變成兩個人,那時才真正明瞭要改變的絕對不只是早上會有人叫你起床而已。

那是要從心裡面改變與接受的。

因此當改口叫「老公」的時候,我想真正扭捏的在於:我腦海中的自己變成了什麼樣子?

是我穿著圍裙一手拿著炒菜杓、並且與隔壁大嬸大聲吆喝著「我老公阿~他今天正在....」的畫面?還是溫柔的與別人說著「我老公今天說我很可愛....」?還是冷豔的在辦公室說著「我老公幫我準備的便當。(酷)」?

這三種,都是我,也都是理想的我。但我忍不住在想,理想的妻子又是什麼樣的type?

朋友們倒是給了許多的建議:




答案我還在想,但不變的是,不管是溫柔的、大嬸的、冷酷的叫法,都有愛。


給老公~




2012年7月19日

連日來集錦,附贈卷子頭


這幾日的集錦。現在讀來特別有意思。




幫瀏海上了卷子,過久,就變成這樣。
人阿,要定型就是需要時間。還有期待。






01.
在明天起床鬧鐘上設定精神標語:「賴床是種假象。妳早就醒了。」這同時是今天的領悟。

後來的這幾天,一直到今天,都成功讓我早起了。


02.
就像釀酒,得給它一段時間,發酵。而必須記得的是,沒有成為酒的過程裡,它依然是一串串原本就好吃的葡萄。

耐心和肯定每一個當下,依然是現在的我要學習的。「已存在於學習者心中的課程」,我要做的是啟發他們發現自己的心,很熱很熱。




03.

2012.7.18 
<今日學習> 
有電腦的時候,就要珍惜有電腦的安全感。
那麼,
能洗澡的時候,就要珍惜能洗澡的舒服和選擇權。
有團隊的時候,就要珍惜能一起努力奮鬥的感動。
有食慾的時候,就要珍惜那份慾望帶來的企圖心。
(是的,用企圖心來形容。)

04.

今天帶經典同事們一起願景營。我喜歡那氣氛和過程,很高興他們也喜歡。能一起想出未來努力的目標,是值得開心的事。

最後列下SMART目標的時候,我機皮疙瘩都起來了。

「一季要一個好消息,不管是結婚、生子、和媽媽吵架和好....」我心裡已經哭了。這些原本就可愛極了的人,如何把經典變成更可愛的公司?我很期待!

謝謝每一個人認真的討論,這些畫面我都留著了,可愛極了。




04.

2012.7.19 
早上仔細回想了為什麼昨天會丟了電腦的原因。我想,是一心想著要前往那個目的地,心急如焚的當下忘記了仔細留意每個「經過」。 
帶著這份學習,早上放慢了腳步走路上班,換了條路線,聽著音樂,不再急著前往辦公室,而是認真當個走路的路人。

然後,發現忘了帶西裝外套~啃。



受不鳥ㄟ!!!

2012年7月1日

關於我的蘋果:戒急



我總是很急。急著想讓事情好、急著想讓事情如我想像中發生。


一直以來有隱約感受到這樣的性格,只是過去沒有太外顯。但是,隨著我在組織中的位子越來越高---我很不願承認,但確實是---權力和資歷,真的讓這急性子就越來越明顯了。

由於「急」著解決這個問題,我又不想只是叫自己「慢」下來,或「戒」急,我想,逼自己變成不像自己也許會讓問題更大。於是,每天都小小的為自己又不小心舉起來的急懊悔,但懊悔的同時,又忍不住覺得找答案的過程很有趣----


今天靈光乍現,忽然有個心得(也許過幾天又不同了):

我急,有時候是因為擔心事情會做不成---不趕快做就做不成,或是不快點講清楚對方就會做不成

這有趣了。

原來,性子急,某程度也是一種「恐懼」、也是一種「驕傲」。越是害怕,越想控制。越是驕傲,越是理所當然的宣洩了對別人的要求。


也許想淡定,也得先學會「不卑不亢」。


急性子都該上上心理學的。或是找心理醫生聊聊的吧,呵。


關於「權力和資歷」帶來的可怕效應,這一年來深有感觸,隨時在犯錯中引以為誡。也許另篇再記錄這個也是有趣的心情。


(Photo by Lion


2011年10月7日

朵薩貴婦之旅體驗:亞洲風情SPA!

對於我每次只有上集就沒有下集的習慣,有點氣結。但因為下集要介紹的才是重點,所以沒寫感覺心裡也放不太下。

先前情提要一下好了。八月時跟小椰子一起去了一趟朵薩,享受整個大開眼界的貴婦之旅 (這是好久不見的上集)。

之所以大開眼界,大概是因為真正感受到:生活不是有錢就是享受。更重要的是: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享受。

這跟其他一進門到出門每個人都一樣的一條龍式服務實在不大一樣。

我很喜歡朵薩在店介裡的一段話:

DOSHA來自古老的印度,印度醫學和中國及歐洲醫學有許多相通之處,DOSHA就是印度藥草醫學所主張的身體、心靈、情感,存在於人體內的三種能量,而三者彼此之間的特殊關係, 也決定了每個人特有的身體形狀、尺寸、個性、心理特徵、健康狀態和個人的特點。

每個人,都這麼不一樣。所以,從一進門,大抵就是一連串「了解自己」的過程—如果願意這麼想的話,會更加有趣....


2011年4月29日

準備我們的心

一早,讀阿爾瑪書,仍然持續的打仗:

「亞瑪利凱以詭詐和騙術得到了權力的同時,另一方面,摩羅乃則準備人民的心,忠於主他們的神(阿48:7)」

看到這段,在打來打去的過程裡,畫面卻特別鮮明。

可以想像背景是全力衝刺、野蠻攻擊的軍隊場景,而另一頭,卻是寧靜的小村落,知道要打仗了,而沉默的準備著。

「是的,他加強尼誹軍隊的實力,建造小型堡壘或是掩蔽處所,在四周築起土堤,把他的軍隊圍起來,野在個城市及邊境周圍修築石牆,把他們圍起來;

他在工事最弱的部份,部署較多的人手,他就這樣加強並鞏固尼誹人所擁有的土地。

他保護人民的自由....他心中因神賜給他同胞的特權和祝福而充滿感謝,他為了同胞的福祉和安全而辛勤工作。」


「準備人民的心」....六個字看似簡單,背後卻隱藏許多決心和智慧。


謝謝天父的指引。


我要去上班惹!


-

2011年4月20日

早晨的畫面

早晨六點多的河堤


自從又發神經改成早上六點半去河堤跑步,覺得自己好像每天早上都「好萊塢」般的活著。

這...不是活脫脫電影中才有的畫面嗎?在大公園和河邊跑步阿。

怡君說,「其實我很謝謝天父ㄟ~給我這麼好的環境(遠眺河岸另一邊)。」

我說:「呵呵,還要謝謝天父給這麼好的起床習慣~~很早柳~~」


謝謝志蓉和怡君的邀約,你們是我的早起樁,這是個很棒的約定。





早晨七點多的大狗


以前從沒看過這隻狗,但他卻住在跟我同一條巷子?

換個時間,似乎是另一種浪漫。雖然是隻狗。




早晨七點多的媽媽載兒子上學


媽媽載兒子上學,真好。




早晨八點多的經文



怡君說,她開始改在早上讀經,跑完步回家洗個澡,精神其實更好。

是的,全心都會安靜下來,播放點輕音樂,想想主提醒我的事,為今天要面對的挑戰祈禱---

這是我跟神早晨的約會。



加油!黃菲比!

---

2011年4月8日

我的專長

(坦白說這真的是一篇沒有營養的文章,請慎入)


人生活到快三十歲,我終於很確定自己的專長揪竟是什麼:

討債、吃東西、過馬路、以及放屁並且讓他人知道。



關於討債這件事

我一向是不喜歡人家欠我錢的,這可能跟平常窮怕了有關吧,總之,只要有人欠我錢,我不知道怎麼著就是忘不了,而且加上晚年越來越不要臉的關係,我越來越會明確的「要錢」。

<例一>

王丁丁某一次欠我50圓。但過了兩天還沒還我。那天剛好上樓去找他一起下班,他問起我一些工作上的事。

王丁丁:「ㄟ~對了黃菲比,你是不是有一本書,可不可以借我參考一下?」

黃菲比:『喔,好阿,那你先還我50塊。

王丁丁:「我會還你啦!等等就還!ㄟ,我桌上有乖乖你要吃嘛?」剛好在整理桌面。

黃菲比:『好阿,那你先還我50塊。』 你以為用吃的收買我就會忘記嘛?

王丁丁:「好啦!!!!!」

就這樣,那天我順利的拿到了伍十塊。



<例二>


事情就發生在今天晚上,我幫同事買永和豆漿回公司給大家吃,那時公司同事很多,除了有我們七樓的夥伴,還有八樓下來跟我們開會的夥伴,所以買了超級多的永和豆漿。

回程,我就做了一個---天底下只有不要臉的神經病才會做的決定:請同事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恕!!不!!賒!!帳!!

這時,八樓的精眾同事們走出會議室,我記得是王丁丁和凱薩琳吧,還以一種乞憐的眼神看著我說:「真的喔?」

我說:「不好意思ㄟ」言下之意也就是真的。----我當時到底,在堅持什麼呢?



沒想到,這時候懶得上樓的八樓同事們,只好斷尾求生-------------


凱薩琳:「阿!叫許羅一拿錢下來幫我們付!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當時,只見他們開心的互相拍著手,為了他們可以不用上樓拿錢就可以吃到晚餐而開心!!!!

真正的開心!!!!!


那一刻,我頓時覺得:我好像古時候莊園裡的壞員外,專門虐待周圍的居民和工人,都不給人家吃飯,害人家還要翻牆的那種。


於是我繼續收著錢(當時只有三秒的悔意)。

那時大家都開始圍在我旁邊,看我一個一個確認大家都有繳對錢,幫我點收的Leo還不停的在笑。他大概覺得這個狠婆真的有病!

收到Charlene的時候,忽然發現Charlene不見了。


大家:「ㄟ~?Charlene咧?她的是蛋餅+一杯溫豆漿~35圓」

這時候大家竟然還幫忙催債,我到底做了什麼?!


某人:『喔喔!她下去提錢了!』


提錢?!她下去提錢了!!!!!一個女孩,竟然真的為了35塊下去提錢了!!!

我頓時忽然覺得:我就像是逼良為娼的角頭老大,讓好端端的一個工作中的女孩,竟然放下原本的好生活去賣身賺錢!



但,也因為如此,今晚的500多塊錢,在15分鐘內全數收齊。


(欣慰)       



   (個屁)




關於吃東西這件事

我很愛吃,而且我擅長讓東西變得容易吃。例如把食物切成小塊一入口的方式,或是如何不微波也很好吃。

坦白說沒有什麼訣竅,靠得就是:「真心」。當你真心覺得好吃、想吃掉那東西,大概也沒啥東西不好吃、沒什麼困難的環境和工具可以阻止你。

(媽阿寫到這發現這篇文章是真的好沒營養。)

不過我真的有遇過非常懂得「如何吃」的朋友。


那是一位前同事。

是他,教我吃乾泡麵的時候,要記得先把濃縮蔬菜料放在麵團的下面。這樣的好處是:當泡好泡麵要把熱湯倒出來的時候,蔬菜就會被麵壓著,不會輕易地被倒出來流走,而且還比較容易拌開。

See? 這絕對是有研究過、思考過的,是需要高度人工智慧的。


他連撕開泡麵紙蓋的角度都講究的緊。幾公分的開口搭配什麼樣的麵....這才真的是天才阿~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跟他比,讓我汗顏。




關於過馬路這件事

高雄人的氣魄,往往發生在馬路上。舉凡走路穿越馬路、騎機車過馬路,都可以發現高雄人式的馬路生存法。

走路過馬路的時候,很多朋友還在叫說「好可怕」的時候,我已經拉著他手臂往前走了。我常在想:是不是因為這樣我一直沒有男友呢?但這大概就是一種「尿不準怪馬桶歪」的道理了。

騎機車過馬路的時候,車水馬龍的,靠的就是隨時準備好一股氣勢騎過去!轉彎!然後順利的融入對方車流裡!!!

一秒都不能猶豫考慮的!


嗯,這件事三言兩語說不太清楚,但我自己是相當理解這部份究竟有什麼樣的價值的。

(什麼阿到底?)



關於放屁,並且讓別人知道這件事

雖然大家應該也會如此,就是在熟人面前比較自在(大家有吧?),但我要澄清一點:

有時候我也是不自在的。

我會不自在的承認。或是,不自在的裝傻。但,就是會讓對方知道,是我。


這樣的自我要求,也不知道是何時養成的,總之,我不喜歡在放屁這件事情上撒謊。寧可不說,大家聞聞味道彼此心理有個照應,也是一種默契,但我絕對不會不承認是我。

所以凱倫,我得說一下,這次回高雄的車上,放屁的是我。






今天真是把我的專長發揮到極致了真是。

--

2011年4月5日

鄉愁的黏膩

鄉愁,百度上解讀為「一種對家鄉的情感和思念」。

所以我想,鄉愁不見得如字面上表述的總是「愁」,思念應該有千千萬萬種不同情緒的。

通常總是發生在每次返鄉快到家前、以及離開家準備北上的那各20分鐘路程。那20分鐘,邊聽著《鄉愁》,邊用力收拾那短暫約莫20分鐘的黏膩。





於是鄉愁,就這麼排山倒海而來。


01.

一到了台南接近高雄的邊界,那個用氣音不停的念著「kiss.....」的廣播電台,化成灰我都認得。

為了它,我高中加入廣播社、大學選念廣電系、大學的實習單位選實習電台----這一切的一切,就單純只是因為我想去Kiss 99.9雙子星大樓裡工作,當一個廣播企劃或是播報員。但,理想卻因為這些學習更加延伸,千迴百轉的,我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工作。

我該感謝Kiss 99.9,它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如此渴望一件事、並願意努力實現的起點。


02.

經過高雄火車站,想起住在台北的小猴說,他們學生時代相約都約在新光三越前面的石獅子前見面。

而住在高雄的我們,常常就約在高雄火車站的「火」字下。



只是,最後大家會很白痴的發現,高雄車站,根本沒有「火」這個字。

照片來源:這裡


所以我們只好站在「雄」和「車」之間的下方。然後等著笑彼此。



03.

家裡的電視掉色很嚴重,根本已經看不到「紅色」,全部都是黃色和綠色。

想起家裡第一台電視,是那種可以開合簾幕蓋的,觸碰轉台時會逼逼響,關電視時還會有強烈的靜電。哈哈。

(我身後那台,我常被她電到。看看電成這個傻樣子。)


我很喜歡那台電視,喜歡到每天晚上,我都想負責關電視的工作。我想要關好電視被電兩下後,在把簾幕合起來,讓電視看起來乾乾淨淨的在那裡,我就可以放心的睡覺。

我也曾經在那台電視前面,被媽媽用衣架揍,眼淚裡,電視和阿嬤都變得很模糊。

後來他被換掉了,忘了原因是什麼,只知道那個年代很多事情都跟著改變了。

例如不再有人來家裡做戶口調查了、家裡重新裝潢陽台也打掉變成現代風、鎖換了兩三個還加裝鐵門,因為附近一直遭小偷。

家裡好像結束了一個黑白片時代,開始了另一個彩色片加第四台的繽紛時代。

第二台電視,是很大很厚的那種彩色電視,約莫從我國中用到了現在吧。他陪我們看過了很多台新興頻道的誕生,選台器被我從1按到100不停的亂轉都還很耐操,在他前面搖呼啦圈還多次不小心重傷他。

那天他被搬走時,後面牆壁燻得黑黑的。又是一個歷史的痕跡,謝謝你。


這次回去,我幫阿嬤換了一台液晶電視,不佔空間、尺寸也大很多,讓阿嬤可以看漂亮的韓劇。



阿嬤說很不習慣,因為太「紅」了,可不可以不要那麼紅?(但阿嬤!是因為以前你都看不到紅色阿~~)

我想,阿嬤也許只是跟我一樣,對於要送走舊回憶,總是會有些不捨。

那是對老電視的鄉愁吧?



因為這鄉愁,我開始了解為什麼男人退伍後總喜歡在相聚時,不斷的談軍中的事。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段喝醉才能大放厥詞的記憶,而鄉愁就是一種天然的酒精。

只是轉個身,我們便看見了生活已經就這麼不同了--- 更美了、更胖了、更懶惰了、更成熟了、更世故了...。

沒有貶意,只是在起點和終點之間,如果有個紀錄團隊,當我問起內心的疑問時,他們便趴搭趴搭的走進場中架起螢幕,主持人是楊帆和胡瓜,他們喊著「進一段VCR」之後,短片立刻告訴我這x年來,哪些重要的轉變和故事造就成我現在這樣....

必要時還有煽情的音樂。


不過,也所幸沒有,因為丈量這些片段和距離的過程,意外成了鄉愁最美麗的部份。




嗯,鄉愁就像圓心一般,不管距離有多遙遠,我依著他,不斷畫出美麗的圓。




鄉 愁---余光中 
小時侯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_

2011年4月1日

今日短記:需求與供給

昨天Dean Wang 的review報告時,分享了一段在書中看到的話...

「人分成兩種,每天起床以後想著『我需要什麼』的人,往往容易不滿足而不快樂;但想著『我可以給人家什麼』的人,會比較能感受得到自己的價值、而且願意為了給別人更好的東西,而讓自己更好。」

需求型人格和供給型人格,很微妙,卻給自己很棒的提醒。

確實,很多事都是可以自己選擇的。



還有,恭喜我的好哥兒們Dean,你真的表現得很棒!這一切都將成為我們基八路隊最重要的一段史詩!


---



2011年3月27日

他們都聽得懂

今天張海寶又來找貓咪玩了!

對女生比較保持距離的他,通常是因為貓咪,他才會主動投懷送抱。「阿姨~~貓咪~~~」然後他就會找出你的手指頭,拉著你去找貓咪。

所以,我們昨天去野餐的時候,雖然明明沒有貓,但一群瘋婆子一直不停的以「貓咪在哪裡?走~阿姨帶你去找貓咪。」來籠絡他。

這不算說謊吧?就真的找不到馬....



今天他終於可以看到貓咪了!也許是這樣濃烈相思之情,讓他今天已經可以叫出咕嚕和緩兒。

咕嚕,他叫她「姑~~~」

緩兒,他叫她「when~~~」(語音上揚)

就一個孩子還未發育成熟的發聲系統來說,我覺得已經是天父的恩賜了!



今天,下雨的午後,母子倆從花博回來,媽媽一直想讓海寶先睡一覺。但是海寶他堅持要摸到緩兒才要睡覺。

說起來簡單但其實超難,因為貓咪都超怕小孩的,緩兒一直躲在桌子底下,不出來讓海寶摸,於是海寶開始以撒嬌的方式,叫媽媽和阿姨幫他趕貓出來讓他摸。

「阿姨~~貓咪~~阿姨~~貓咪~~」

但~貓咪身手如此矯健,我跟張奇威也無法逼迫什麼呀~而且張琦威的教育理念是:「才不要讓你予取予求咧!」所以我們只好想自然一點的辦法。

於是,就在三人僵持不下的時候,我只好先跟張海寶說:


「你先跟媽媽去睡覺,等你睡著,貓咪就會以為你不在,他就會跑出來,等他出來,我再叫你起來看她們好不好?」

本來以為海寶可能聽不懂,但他忽然轉頭看著我,很認真的說「」,然後牽著他媽媽的手去睡覺了。走時還轉頭跟我說,再見。


這麼複雜的句型,我本來也是抱著一種「自言自語」的方式把想法說出來,原本並不指望他回饋我什麼,但~他居然懂了!


我忽然好羞赧,我原本太小看他了。


這警惕了我一件事....也許當我們以上對下的姿態溝通,就習慣採取一種「上對下」的預設立場,那種「矮化的包容」是不是也侷限了他們學習的高度呢?


我愛你,海寶,今天你是我的老師!




--